中秋不可错过的传统美味
中秋佳节,举杯邀月,合家欢乐,怎少得了美食相伴。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不相同,吃的也五花八门。下面,就看一看各地的餐桌上都有哪些美味的中秋美食吧!
月饼
由来: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核,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现状:当今月饼已成为中秋美食中的主角,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风味因地各异。分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不同品种,其中还细分了五仁月饼、蛋黄莲蓉月饼、水果月饼、冰激凌月饼等各种不同食材,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让人大饱口福,可观赏性也越来越高。同时,月饼也是中秋亲朋好友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螃蟹
由来:中秋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语“秋风起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时,是螃蟹的最佳品尝时机。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以宫廷最为精雅,比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将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
现状:如今,大闸蟹是人们中秋必不可少的助兴菜肴,每人一只,伴着姜醋,拆分食之,是最好的消磨时间的方式。此时大概正值雌蟹膏香肉嫩之时,甘香流油的蟹黄、白嫩鲜甜的蟹肉,绝对会让你直流口水,食指大动。
炒田螺
由来:中秋吃田螺,是流行多年的风俗,早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就有记载:“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据资料记载,中秋吮石螺习俗源于古代一个穷秀才,因没钱买肉过中秋,便摸些田螺、石螺回来煮,边赏月边吃。田螺俗称攀桂,后来秀才中举了,于是,每逢中秋吮石螺便成为风俗。
现状:由于中秋前后恰好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在广东、湖南等地,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吃炒田螺的习惯。“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赠多;拜罢嫦娥斟月下,芋头啖过又香螺。”
桂花鸭
由来:中秋吃桂花鸭也是由来已久的地方风俗,追溯历史,其一,主要是源于“杀鞑子”的说法,即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治严厉,不便明斗,于是就使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鞑子”,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吃鸭子,其实就是中秋大家一起行动推翻元人统治。二来,中秋前后,鸭子正肥,恰好是吃鸭子的好时节。
现状: 中秋吃桂花鸭主要是江南一带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南京人,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可言。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