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之星”高亮:托起山庄里希望的曙光

2018-08-02 09:13: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新时代之星”高亮典型事迹

  高亮,男,汉族,1981年10月生,山西霍州人。2004年4月参加工作,200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学习,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历任临汾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霍州分局市场股科员、霍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股科员、法制宣教股股长、办公室科员。2016年12月至今,任霍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白龙镇陈村、燕南庄村、柳树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

图为高亮在柳树腰村整理工作资料。 (资料图片)

  配乐诗朗诵

托起山庄里希望的曙光

——记霍州市食药监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高亮

孙友臣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吃穿两不愁,

  住房有保障。

  看病能报销,

  孩子有学上。

  在2016年寒气逼人的冬天,

  霍州市脱贫攻坚的号角全面吹响。

  作为食药监局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一员,

  高亮走进了组织分配的三个帮扶村:

  霍州市白龙镇陈村、柳树腰和燕南庄。

  他用满腔热情、责任和担当,

  托起了老乡们脱贫的希望。

  他用脚踏实地、倾力苦干,

  点燃了山庄窝铺致富的曙光。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高亮的心里,

  时刻铭记着总书记向全世界发出的铮铮宣言。

  他沉下身子,与百姓打成一片,

  他牢记使命,为百姓埋头苦干,

  以实际行动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担。

  入户调查,逐一走访,

  全面掌握38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

  衣食住行,家长里短,

  悉心倾听老乡的朴实语言,

  深入了解贫困户的所思所盼。

  架起一座长期沟通的服务桥梁,

  打通联系贫困户的最后情感连线。

  老百姓脱贫,健康是保障。

  他逐户宣讲“健康双签约”政策。

  家家认真签字落实,户户细致建立档案,

  确保贫困群众就医不再难、健康奔小康。

  特困群众生活艰难,

  政府兜底彰显社会主义正能量。

  他逐户了解情况,开展社会救助回访,

  20户低保户、2户五保户,

  应保尽保、应享尽享,

  特困群众吃上了“定心丸”。

  面对贫困家庭对子女就学成才的殷殷期盼,

  他深入学习、认真落实教育扶贫政策。

  “两免”政策、“四类学生”救助、“雨露计划”,

  一项项惠学的政策,

  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16名贫困学生享受教育扶贫政策红利。

  贫困学生就学不再难,

  贫困家庭充满新希望。

  金融扶贫稳增收,

  打消顾虑是关键。

  一次次思想沟通,

  一次次入户宣讲,

  群众算清了明白账,

  14户贫困户贷款协议终成签,

  金融扶贫收益按时获得了兑现。

  产业扶贫优势显,

  镇村联动,光伏扶贫是亮点,

  柳树腰村100KW、陈村30KW光伏电站相继建成发电。

  清洁能源并入网,

  灿烂阳光变“饭碗”,

  群众兜里增添了新分量。

  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

  把为民解困扛在肩上。

  柳树腰“义诊”,

  把医药送上门,

  零距离服务免费做体检。

  与群众心连心,

  赢得群众连声赞。

  李红彦大病把身缠,

  医疗费用重如山,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盼,

  大病救助努力把负担减。

  王根保妻子瘫痪病在床,

  行动困难苦难言,

  防褥疮床垫送上门,

  方便护理把病养。

  杨忠明肺病多年缺营养,

  心忧民困细思量。

  积极筹资购奶羊,

  真情滋润了百姓心田。

  韩玉平儿子学习遇困难,

  书包、资料齐送上,

  鼓励勤学早成才,

  顶起家庭新脊梁。

  燕旺新家离城远,

  出行交通不方便,

  蔬菜种子送上门,

  菜园绿荫解民难。

  燕天海耳力有损伤,

  缺衣少被生活俭,

  一床新被铺炕头,

  群众脸上漾笑颜。

  陈耀红、鲍文华慢性病困扰多年,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联系医保,积极协商,

  让群众少跑腿、把政策落到位,

  群众及时获得就诊证,

  战胜病痛更加有力量。

  稳定脱贫是目标,

  内生动力是关键。

  他多方联系技能培训班,

  组织青壮年学习忙,

  鼓励群众发挥所长,就业脱贫,

  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张红平开起了烧烤摊,

  规范经营保食安,

  创业增收当模范。

  田成华办起了养殖场,

  科学养羊促增收,

  身残志坚众人赞。

  杨兴旺开起了修车店,

  便民服务施所长,

  致富路上好榜样。

  在驻村帮扶时,

  他积极主动,

  不叫苦、不喊累;

  在加班加点时,

  他坚守岗位,

  不推脱、不抱怨;

  在政策宣讲时,

  他话语谆谆,

  不急躁、不厌烦;

  在意外受伤时,

  他意志坚强,

  不气馁、无条件。

  岗位平凡,

  肩负的职责却丝毫不敢怠慢。

  山凹村铺、沟沟坎坎,

  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一串串。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这是党和政府始终不渝的坚定初心。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这是党和政府坚如磐石的执政理念。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这是一个帮扶队员身体力行的为民情怀。

  牢记使命,无私奉献,

  这是一个共产党员敢于担当的无悔誓言。

  传承红船精神的信仰之源,

  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箴言。

  平凡或者不平凡,

  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把一切交给人民去衡量,

  把一切交给群众去评判。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新时代之星”李军辉:沁河飘来一支歌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