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卢洪宝:做新时代的“工匠型”工人

2018-05-10 08:59: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高压电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其高度的危险性,我们常常被告诫要“远离高压电”。然而,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副主管卢洪宝却每天都要与它“打交道”。

  近日,记者见到了卢洪宝。“变电站检修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一个小缺陷就能影响到一个变电站乃至整个区域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卢洪宝介绍说,“同时,这个工作也是一个相当高危的工作。在维修过程中,每个维修技术人员都要保证自己与设备的安全距离,因为设备即使在停电作业过程中,也有相应的部位是带高压电的,这个东西你看不到,一旦触碰,后果不堪设想。”

  “国网公司技能专家”“华北网公司技能专家”“省公司技能专家”……一项项荣誉称号是卢洪宝20余年奋战在电力一线的记载。“1991年,我从太原电力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临汾供电公司变电工区,从事变电检修工作。”卢洪宝回忆说,“虽说学的是这个专业,但是理论和实践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刚开始从事这个工作,我就像是一个小学生一样很懵懂。”

  卢洪宝说自己的骨子里有一股“轴”劲,不管做什么事,他都想力争做到最好。“我不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只是我觉得人要对自己负责。”卢洪宝当时暗下决心,既然干了这行,就要专这一行、爱这一行。为了这个信念,卢洪宝注定比别人付出得更多。每次出工,他都主动抢着干难度大、工艺复杂的活儿,请教师傅、看图纸、查资料、拆卸组装废旧设备,一遍遍、一次次的勤学苦练。

  在出班过程中,卢洪宝发现变电站的接地电网是确保电站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关键。“但是接地电网由于深埋地下,容易老化锈蚀,必须定期挖开地面检查更换,这其实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一看图纸就发怵的卢洪宝潜心研究,四处向老师傅请教,用一年的时间研究出“变电站接地网检测诊断装置”,隔着地面就能把地网状态看得清清楚楚。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卢洪宝诚恳地说,但就是这个简单的“初心”,使卢洪宝从一个检修工人变成了如今的检修专家。2012年,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公司成立了“卢洪宝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以卢洪宝命名的工作室让他倍感光荣。“这是对我专业技术的肯定,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下定决心不仅要把工作做好,还要力求完美。”目前,卢洪宝已经获得6项发明成果专利、两项全国QC成果奖。“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很享受的。”卢洪宝说,“每攻克一个难题,我的快乐都是成倍增长的。”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在卢洪宝的世界里,没有节假日,没有黑夜白天。“设备可不‘通情达理’,有问题我们得及时处理,不能影响老百姓用电。”卢洪宝说变电站就像是他的“老朋友”,他能准确地记住每座变电站有多少设备,说得清每个设备的使用年限、结构、检修流程、关键环节和部位,讲得清设备存在的问题、检修重点、难点以及处理方法。

  “现在设备更新换代很快,专业书每天都得看,要不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卢洪宝谦卑地称自己是个新时代的工人。“我刚工作的时候,工器具很落后,设备检修手段跟不上,加上路况不好,出一次工没个三五天都解决不了问题。”卢洪宝笑着说,“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了大型的工器具,大大减轻了体力负担,还有带电检测的设备,有什么问题直接能看出来,路况也好太多了,所以虽说我们的工作要风里来、雨里去,但这个时候真就不觉得苦了,人常说忆苦思甜,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嘛!”

  荣誉称号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抛开工作后的卢洪宝又像是换了一个人,他会有些腼腆,甚至少言寡语。“这份工作给了我现在的幸福生活,”卢洪宝的生活似乎都是和工作紧密相连的。“要做一个懂技术、能创新、敢研发的工人,做一名优秀的工匠就是我现在的想法。”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