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委书记王煦杰调研装备制造业发展
侯马市长黄晓君调研“赤焰辣椒”项目
临汾新闻网讯 初冬时节,行走在侯马市的大街小巷,宽敞笔直的街道、高楼林立的城市风貌、企业车间里的隆隆机声、休闲广场上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所见、所闻、所感都是变化和发展。
如果说,开放是临汾市开启转型发展大门的一把钥匙,那么,作为临汾市南部改革开放前沿的桥头堡——侯马市,一定是其中最突出的那一段锯齿。
侯马,古称新田,是春秋时期中原霸主晋国的都城。公元前585年,晋景公以“土厚水深,居之不疾”迁都新田,其后传位十三世,历时209年。
秉承古新田人勇于拼搏的精神,血脉中流淌着晋国先贤血液的新田儿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奋斗担使命、发展强筋骨,困难面前不低头、咬定目标不放松,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中欧班列在侯马始发;
——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在临汾市位列第一;
——政务审批工作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
“五大兴市战略”打造产业“三地”
一个地方的发展,要立足当地实际,离不开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和布局。
“这五年,全市要围绕‘五大兴市’战略,实现打造产业‘三地’的目标”。2016年8月,在侯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刚当选市委书记的王熙杰,就向全市发出了围绕“五大兴市战略”、打造产业“三地”、推动“四个侯马”建设再提升的号召。
“五大兴市战略”即实施“产业集聚、城乡共建、文化崛起、环境提升、民生改善”战略。产业集聚,即根据侯马欠资源县市的实际,推进新兴工业集聚发展,加快汤荣双金属复合制动项目、东鑫机械技术改造项目、建邦45MW分布式高温超高压煤气综合利用发电等项目投产见效;城乡共建,即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编制高村高铁片区、凤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畅通城市路网循环,同时确保农村六个全覆盖早日实现;文化崛起,即按照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编制侯马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侯马市晋国都城遗址公园、盟书博物馆等标志性工程建设,树立侯马市在研究和弘扬晋文化中的主体核心地位;环境提升,即坚持用“铁的担当尽责、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民生改善,即以创建特色为目标,培育一批“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学校,启动实验公立幼儿园、新二中建设、新建一所小学,争取新人民医院早日投入使用。
打造新型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以北铜铜业150万吨精矿综合回收处理项目为支撑,推进冶炼业的技术改造和规模提升,形成集铜电精炼、酸吸收、渣选矿于一体的铜产业基地;以汤荣双金属复合制动鼓、平阳重工装备产业园项目为重点,推进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以安格瑞光伏发电项目为示范,加快培育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以旺龙药业为龙头,建设中药材种植、研发、制菌、制药于一体的生产基地,推进生化医药产业发展;以北方创信新型防水材料项目招引落地为抓手,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以建邦铸造、汇丰建材的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型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比“十二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同时,大力发展以鞋、服为重点的商贸加工业,积极开展精准招商,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把侯马建成中西部地区中高端鞋服加工基地。
打造现代物流高地。加快完善大物流平台体系,推进大运公路枢纽、轻工城、普天家电、通盛医药、振通电商等物流园区和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构建“五园区、一中心、三基地”格局。充分发挥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的平台优势,利用海关、商检、口岸通关便利条件,加快推进“洋货码头”项目、出口加工贸易和跨境电商发展,建设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洋货集散、分拨基地。继续加强与国内大型生产厂商、重要加工基地、知名电商、港口口岸的对接合作,推进侯马市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物流集散、配送基地。着力挖掘电子商务的潜在优势,促进“互联网+”模式与物流平台及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促进本土电商企业开展特色农产品上行,打造区域性农产品网上集销基地。
打造游购休闲目的地。充分挖掘侯马市每年1000多万流动人口、百公里范围内1000万常住人口的潜在优势,适应大众消费、大众旅游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火车站和轻工城两大商圈提档升级,加快实施商业综合体开发,积极招引更多品牌化的连锁商家落户侯马,增强市场优势。以各种新门类、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推进金融、保险、房地产、家政、养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融合发展,积极扶持张少芳草香和大南庄普罗旺斯两个“双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完善功能、提档升级,扩大辐射周边的品牌效应。继续抓好精品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农业,依托现有成规模、有特色的种养示范园区,打造一批集种植、采摘、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全域旅游休闲格局,使侯马市成为“三晋游”“黄河游”“晋南购”的重要目的地。
2019年2月28日,当选为侯马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的黄晓君,在侯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围绕实施“五大兴市战略”、打造产业“三地”进行了安排部署。
截至目前,建邦45MW分布式高温超高压煤气发电项目、华强15MW高温高压煤气发电项目已基本完工试运行,威创动力废旧钢材回收再利用项目已竣工完成,正大制管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以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大运公路枢纽货运中心物流园、振通电子商务产业物流园、通盛医药物流园等为龙头企业的“三园区、一中心”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辐射国际国内市场,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目前共入驻国内龙头快递企业15家,做到了在侯马“买”山西、“卖”全国;总投资2.5亿元的新田路地下商业街项目交叉作业昼夜施工,进展顺利推进,已完成投资0.6亿元;总投资13亿元的上海百联华翔时尚中心项目正在办理土地、规划等手续。
左上:平阳重工生产车间 右上:侯马东鑫铸造生产车间 左下:北方铜业侯马冶炼厂电解铜生产线 右下:山西方略国际陆港物流园区 居中:在侯马发出的中欧班列
方略保税区——老品牌 高颜值
说到侯马,必然要提到方略物流保税园区。
说到方略物流保税园区,必然要提到侯马的交通。
侯马,是山西南部的交通枢纽。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华北、东北铁路通道的转折点,是我国中部地区向海外运输的重要桥头堡。侯马境内南同蒲、侯西、侯月铁路,大西高铁,大运、晋韩高速公路、晋韩公路和108国道在侯马市区呈三个“十”字交汇。《山西省“十一五”现代物流规划》中,侯马被确定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和“以太原为中心,以大同和侯马为两翼”的陆港口岸主枢纽之一。同时,侯马素有“南来北往商贾地,千车百货旱码头”之称,是山西南部重要的物流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基于优越的地理位置,2004年,山西方略物流保税园区在侯马应运而生。作为全省唯一的物流保税园区,它的成立使临汾乃至山西的物流从此与世界缩短了距离,成为一张临汾乃至山西走向世界的名片。
方略物流保税园区便捷快速的通关结关方式,让企业在短时间内就能拿到出口退税联和结汇联,缩短了运输距离和物流时间,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回笼。在海关监管下,国内货物进入物流中心视同出口,企业在此可享受便捷的出口退税服务。
初冬的方略物流保税园区内,触目所及之处,来自河南、甘肃等省及周边运城、晋城等地的80余辆货车排成长龙在等待装载货物。
侯马市——这座山西南部昔日的旱码头,如今已成为中国物流重镇,不久的将来,还将成为我国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中西部内陆商贸物流港。
优化营商环境叫响全省
前不久,侯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侯马市将代表山西省接受国家验收,全省仅此一家。
通报一出,来自全省60余个县市的政务服务部门工作人员蜂拥而来参观学习。
侯马市的政务服务工作起步较早,早在2008年,侯马市就在全省首家建成了政务审批大厅。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能一次办完的事,绝不让群众跑第二次。”这是侯马市政务服务大厅对办事群众许下的承诺。
“以前办营业执照要用一个星期时间,现在一天时间就办妥了,没想到政务大厅的工作效率这么高!”一位刚拿到营业执照的群众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侯马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政务服务大厅实行了最严格的五条标准化服务:
——“多证合一”全面实施。在“17证合一”基础上,于2018年6月29日起全面实施“30证合一”,形成了“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公示、一照通用”市场准入模式,将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01项减少至188项,市场主体准入进一步提速。
——电子化登记有序推进。实行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进网上服务,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目前,共办理企业全程电子化1202户。
——名称改革、住所申报利企便民。自2019年3月份起,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共办理企业自主核名499户;继续推进“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进一步放宽注册条件,简化登记流程,提高登记效率。
——“简易注销”解决企业“退出难”。进一步放宽企业简易注销条件,不断优化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目前共办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422户,有效破解了企业“好进难出”的难题。
——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积极进行业务调整,简化提交资料、压缩办理时限。2018年8月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的目标,日前已实现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最多不超过3个工作日,比全省规定的5天提前了2天。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
同时,对于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侯马市政务服务大厅实行项目承诺联审改革,即“21231”机制,突出“两个核心”、设立一个窗口、把住两个关口、抓好“一次两会”三个环节、打造一套更优化的流程服务。也就是说,过去一个项目要落地审批,企业要一趟一趟地分别去跑发改、自然资源、环保、水务、文物等每个职能部门办审批。如一个环节卡住了,下一个部门就无法办理。现在项目企业只到一个窗口提交申请,几个部门一起去现场踏勘,解决出现的问题,做到一次性通过。另外,原来由企业自行办理的文物勘探、水土保持等10个审批事项,改由政府统一服务,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埋单。对纳入企业承诺的人防工程、防雷设计等6个审批事项,相关职能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及行业准入条件、标准,制订承诺书模版,项目企业只需一次性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即可完成行政许可。政府职能由原来的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通过不断的优化营商环境,实行政务服务承诺制,今年以来,侯马市市场主体增加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到21120户,同比增长14.17%。
大项目支撑经济行稳致远
看高质量发展成果,项目建设一线是最生动的体现。
2019年,侯马市共确定重点项目53项,总投资1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亿元。截至目前,开复工28项,其中完工5项,正在加紧建设23项。
2019年,侯马市确定重点项目共53项,总投资1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亿元,截至目前,开复工28项,其中完工5项,正在加紧建设23项。完工项目有:建邦45MW分布式高温超高压煤气高效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已完工,主设备安装已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华强15MW发电项目已完工,进入试生产阶段;威创废旧钢材回收再利用项目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东鑫年产50万支出口压缩机球铁曲轴数字化生产车间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侯马市房产总公司工行家属院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完工,正在办理竣工手续。
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关键一招,侯马市谋划长远,通过策划包装、推介招商、PPP模式等,谋划、对接、招引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转型项目,推动项目接续发展。同时,强化项目跟踪推进、监督考核,建立完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各级主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解决不会为、不能为、不敢为问题。全市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有效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作用,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对正在洽谈中的中科三阳大数据产业园、中信机电车辆生产线等项目,及时跟进,全力服务,力争早日落地;通用机场建设项目正积极与军方、民航等方面对接,为早日开工建设奠定基础;围绕韩城—河津—侯马城际铁路建设,合理规划侯马市线路走向、站场设置,争取推进城际铁路向东延伸,进一步提升侯马市的交通枢纽中心地位。另外,侯马市立足产业优势和特色,全面落实2018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施好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诚招商、以情招商,引进储备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形成了项目接续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针对重点项目,侯马市建立健全了项目保障机制,制定了市级领导包联责任制,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确保项目快速落地见效。强化项目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强化项目督查,继续发挥好人大、政协的项目督查指导作用,督促责任部门按照目标、任务、计划,层层传导、层层落实;强化要素保障,有效解决征地拆迁、融资、环评、用地等瓶颈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拉动经济的大发展!
文字:毛栋慷 柴卫东
摄影:李广哲 杨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