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天冷了,我和老母亲都穿得厚,腿脚行动慢,出门很不方便。”以前到了冬季,侯马市浍滨街道一公司西社区的居民黄智凤就开始发愁,不愁别的,就愁带92岁的老母亲出门剪头发。黄智凤告诉记者,这个冬季,她不用再为此事发愁了,小区楼下的便民服务室解决了她的烦心事儿。
一间不足一百平方米的房间,布置温馨,划分为多个功能区:保健按摩、口腔检查、便民午餐。出门左拐进入老年活动中心,右拐进入免费理发室。“小需求不出社区”在这里得到最贴切的验证。
11月21日上午,免费理发室又“开张”了。黄智凤在家收拾完碗筷,带着老母亲出了门,没走几步就到了理发室。老母亲剪完头发后,黄智凤也坐上了理发椅,“对老年人来说太方便了,屋里头暖和,环境好服务也好,和外边不差啥!”
隔壁房间也很热闹,57岁的付建强正在接受免费口腔检查,“社区和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服务,方便又放心。”56岁的弓桂霞在保健室享受免费按摩服务,“社区服务老好了,大家都能过来享受,我们现在是不到饭点儿不进家。”其他居民或来回踱步找老熟人聊天,或三五一群在老年活动室下棋、健身。
居民能享受到如此便利的社区服务,得益于侯马市浍滨街道一公司西社区打造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即从家门出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享受到便捷、舒适的社区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对该社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个社区比较特殊,特殊在总人口1118户、3362人,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聚焦老年人美好生活需求,让老年居民“近”享社区服务成为这个社区工作的重点。
“社区不仅老年人多,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也多,所以我们希望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服务。”一公司西社区党支部书记郭爽把“服务”二字牢记心间,挨家挨户询问居民,一句又一句“您需要咱社区提供哪些服务”拉近了社区和居民的距离,也让郭爽根据辖区居民需求定制出多种服务项目。
在便民服务室内,一面“一刻钟便民服务自选超市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郭爽向记者介绍:“墙面上都是向居民征集来的服务项目,我们制订好项目要求和服务期限会联系对应商家认领,公益意识较强的商家就能和我们达成共识。”免费充电打气、一元缝补、两元午餐、免费理发等多种便民服务信息变成一张张公益认领单跃上墙壁,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温暖。
免费理发和保健按摩是最早被认领的项目,其中,“免费理发室”已服务居民达400余人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则免费上门服务。卫林是认领保健按摩的志愿者,也是一公司西社区的党员。能用自己的手艺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卫林乐在其中,“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他牺牲了自己每个月9号和19号的休息时间,在这间小小的便民室里免费为老人服务,老人也用一声又一声感谢回应着他的无私付出。
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侯马市一公司西社区打造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从小切口入手,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让社区成为居民共同的大家庭。
郭爽把“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形象地比喻为“居民点菜,社区做菜,最后居民品菜”,“社区是大家的,和大家打成一片才能知道居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郭爽看来,居民需要的“菜”就是他们优化提升服务的方向,而居民“品菜”后竖起的大拇指就是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是侯马市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中“三服务”的一个亮点。它既是“便民圈”也是“幸福圈”,圈里的服务项目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贴心,居民的生活也将随之愈加便利。
记者 荀丹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