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旋转,每一个角度都那么精准;跳跃,每一个姿势都如此优雅。4月23日,记者走进二青会花样滑冰比赛场馆,提前一睹“冰雪精灵”的风采。
队列滑的运动员们正在场上试冰,他们步伐整齐、手势统一,变化的队形、变幻的方阵令人眼花缭乱。“注意对齐!注意姿势!”太原市龙翔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教练员杨禹不停地向运动员们强调着,经过一个月的集训,她的声音已经沙哑。“孩子们,一遍比一遍好,我们再来一次,抓紧抓紧!”尽管运动员们在冰场上锻炼时,杨禹总在不断纠正他们的动作,但一下场,杨禹总是会先鼓励他们。
“在队列变换上,我们还存在一些小瑕疵,但孩子们的整体表现已经很不错了。”杨禹说:“队列滑项目重点表现的是整体动作和队列的变换,突出表现力和协调一致性,这对团队的默契度要求比较高。”
今年13岁的陆怡同是太原市龙翔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一名运动员。因为常年跟着东北籍教练的缘故,身为广东人的陆怡同说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
“试冰只有20分钟时间,我们要在这个时间段里尽快适应场地,目前我感觉冰场的温度、湿度还是很舒适的。”试冰结束后,陆怡同说她对冰场的整体环境很满意。
每组运动员上场,二青会志愿者连北旋都会上前确认他们的身份,并指引他们到指定区域等候。“我主要负责检录工作,这是今天运动员们的试冰顺序。”连北旋指着试冰顺序表解释说:“‘对勾’表示试冰完成,‘圆圈’表示放弃试冰,‘叉号’表示放弃比赛。”
检录组有4名志愿者,两两一组,一小时一轮换。连北旋对记者介绍说:“冰场气温比较低,试冰时间安排比较紧凑,我们需要一天不间断地工作,为了保存体力,所以采用了轮流上岗的方式。”
晚上7点半,北京海淀区体育运动学校的运动员即将上场试冰。观众席上,家长张捷已经拿出了手机,准备为女儿录制视频。
“青运会4年一届,我女儿今年15岁了,这是她人生唯一能参加青运会的机会,也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人生体验。”张捷说她把花样滑冰当做孩子的一项兴趣爱好培养:“别的不说,孩子起码身体好,对于女孩子来说,这是一项非常培养气质的运动项目。”
北京海淀区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孙旭带领一支刚组建一个半月的年轻队伍于4月22日抵达临汾市区,这支由16名运动员组成的队伍中,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仅7岁半,这是这支新队伍第一次参加全国性赛事,他和运动员们一样很期待这次的比赛。
4月24日,试冰仍在继续。13岁的林天霓在冰场上宛如一片云朵,她是宣化区健奥冰雪俱乐部的运动员。“今天对冰面有了初步的感受,对接下来的比赛肯定是有帮助的。”林天霓学习花样滑冰已经4年有余,她说她喜欢在冰场上绽放自我的感觉。
记者 安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