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继男子、女子多向飞碟个人赛、团体赛后,8月12日,二青会射击(飞碟项目)比赛进入多向飞碟混合团体赛。
赛场上的竞争热火朝天,赛场外的保障工作也齐头并进。
二青会射击(飞碟项目)比赛场馆共有A、B、C、D四座射击飞碟靶场,每座靶场都设有高低靶房、靶壕用于双向飞碟和多向飞碟比赛。
在多向飞碟比赛中,碟靶由射击位置前方的靶壕中抛出。跟随辅助裁判张凡,记者步入位于地下一层的靶壕。与4座飞碟靶场相对应,地下一层设有4个靶壕,每个靶壕中都有15台装着橘红色飞碟的抛靶机。
张凡指着C区靶壕中的抛靶机告诉记者:“这些抛靶机每3台为一组,每组对应运动员的一个射击点,分别有前方、左方、右方3个抛靶方向。”
每个抛靶机的抛靶方向、角度、高度都有所不同,充分表现出抛靶多变的特点,也体现了比赛的竞技性。
“比赛前,裁判员会以抽签的方式从飞碟靶谱中抽出比赛的抛靶方案,方案里规定了每台抛靶机的方向、角度、高度。”张凡负责4个靶壕的装靶工作,每场比赛后,他都要和10余名工作人员一起,为抛靶机填靶;赛前,还要仔细检查每个抛靶机里的飞碟是否完好无损,“我们要保证抛出去的碟靶是完整的,保证比赛顺畅进行。”
比赛过程中,张凡的脸颊上挂着汗珠,在靶壕中来回走动,仔细观察抛靶机里的碟靶数量,“哪个抛靶机里碟靶不够了,我们要及时填靶。”抛靶机运行过程中,填靶是个技术活。张凡说,每次填靶时,一定要拧紧脑袋中的安全弦,“赛前,我们进行过专业培训,什么时候填靶,填多少靶都记得很清楚。毕竟,这是比赛的关键环节,不能有丝毫松懈。”
记者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