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柴云祥) “继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是我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20件实事之一。今年,市国资委将按照“脱钩、重组、健全、混改、完善、加强”的十二字方针,因地制宜、因企施策,通过推进“分离办社会改革”、处置低效无效资产、优化国有资产布局、激发国企发展活力等有力措施,继续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使国企国资进一步增强活力、释放潜力、提升竞争力。
截至2017年底,我市共有国有企业385户。从布局来看,我市的市属国有企业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立,分布在粮食、纺织、交通、煤炭、贸易等10多个行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不多,总体呈现多、小、散特征。
目前,国企国资改革已经进入施工关键期。市国资委将结合“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全力以赴推进国企国资改革。一是全力打赢“分离办社会改革”攻坚战,加快推动“三供一业”的维修改造,组织做好维修改造资金项目清算,确保全面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加快教育、医疗等办社会职能剥离的收尾工作,保证工作落实落稳。二是持续加快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步伐,扎实开展“处僵治困”工作,不断简化清算关闭程序,妥善安置人员,依法处置债权债务,确保与省定“僵尸企业”三年出清行动同步推进;全面梳理排查国有企业在改制、合并、重组等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制订风险防控预案,及时化解矛盾,防控各类风险,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三是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坚持“一企一策”,积极做好分类指导推进,针对经营状况较好、有发展潜力的所属企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等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针对产业相近的国有企业通过合并、划转、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组整合。针对停产半停产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实施关闭(注销)和破产。四是持续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公司制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步伐;加快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落实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五是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探索组建市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逐步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力构建我市国资监管新模式。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部门、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督,把好企业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资产处置关,严防国有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