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让城市靓起来,让城市活起来。市区靓城提质“三大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总动员,上下齐参与,市区街道处处呈现出整治热潮。管线空中乱接、乱挂、乱架的“蜘蛛网”现象逐渐淡出视线;楼面广告牌、落地式广告牌、电子屏等城市安全隐患逐步清除;违章建筑和有碍观瞻的临街建筑等城市“牛皮癣”逐渐消除;车辆乱停乱放等“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市民纷纷表示:城市环境整洁了,道路交通有序了,市区容貌变靓了。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担负着“三大行动”中的“三拆”工作。连日来,该局共摸排各类违章建筑和有碍观瞻的临街建筑59处,面积1.4万余平方米。规划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在加大宣传的同时,积极做好当事人的说服教育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氛围。对于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当事人不理解、不支持,执法人员多次耐心劝导;把说服教育与依法行政相结合,鼓励自拆、热心帮拆、依法强拆措施多管齐下,使“三拆”工作有序进行。
拆违治乱、服务民生。目前,依法拆除了天鹅大酒店附近的美食广场、闹他小院、古城夜市和洗车店,拆除了尧庙镇西赵村和河汾路的违建、临时建筑20余处,喷涂整改14处。
“三下”行动中,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有序推进。市区解放路、平阳南北街等12条城市主干道广告下墙、附着物下墙和管线下地改造工作由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实施。该局经过深入摸底排查,共摸排楼顶、楼面不规范广告牌匾1010处、3.81万平方米,附着物141个,移动、联通、电信等各类架空线路1365条。
广告下墙行动分4个工作组,从平阳广场周边、解放路率先展开。他们按照“宣传先行、重点突破、四路展开、点线结合、确保安全、快速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截至目前,贡院街广告下墙任务基本完成,环城南路接近尾声,平阳南北街、解放路、鼓楼东西街正在有序进行。
管线下地工作涉及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广电网络中心、国家电网等10家单位。市政公用服务中心组织10家单位联合对架空线路进行迁改。通过先主后次、边整边建,边迁边拆、同步实施,全面拆除路灯报废电线、供电报废电缆、报废通信光缆……同时,新铺设通信管道、通信光缆、通信检查井、通信引上管道。截至目前,万寿巷、解放路的管线入地工作全部完成,路灯架空线路全部整治到位;平阳北街、鼓楼东大街等街道的入地改造和零星线路整治工作正在加快组织实施,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盘踞在空中的“蜘蛛网”消失了,各类广告牌下墙了,城市天际线打通了,城市的“客厅”干净了。
在停车进位、停车进库、洗车进场“三进”行动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认真查问题、找短板,综合施策,遵循“配建停车设施为主,社会公共领域停车为辅,道路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原则,多元化开展整治。同时,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对全市主要道路乱停乱放的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过宣传教育、施划停车泊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撤销私划停车线、规范非机动车辆管理、劝阻轻微交通违法、拖移违法停车、教育违停非机动车车主、处罚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拘留不服从管理和妨碍执法的人员10种方法实施治理,保障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有序和道路畅通。
他们还实行“一校一策”,在市第一小学门前设置了“接送学生专用限时停车区”和“接送学生专用非机动车停车区”,并将该治理模式推广应用到市区其他学校周边,从根本上缓解市区接送学生车辆乱停乱放引发的交通拥堵。同时,实施“一点一策”,对御景水城小区周边违停车辆进行劝离,并实施24小时全天候巡逻查控。目前该区域近2600多辆乱停乱放机动车已全部停车进位、停车进库。市交警支队通过“一路一策”,以点带面,重点对解放路进行集中整治,推出示范路,并将成功模式和经验向全市推广。
伴随着“三大行动”集中整治的快速推进,城市环境将实现根本性改观,人民群众将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张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