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买车不再是难事,停车却很难。为了缓解这一“城市病”,我市在市区廉政广场建立的第一座公共立体停车场于12月18日正式“面世”,为市民停车提供更大的便利。
为了解决市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我市决定建设10座立体停车设施,并作为2018年十件为民实事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经过前期选址、现场勘察、专家讨论等大量工作,廉政广场立体停车场作为10座立体停车场之一,于2018年12月22日率先破土动工,历时近一年全面竣工。
走进廉政广场北侧,一座三层高的立体停车场映入眼帘。停车场共有63个停车位,其中机械车位数56个,平面车位数7个。另有充电桩7个,以及室内外电气、消防、地面硬化等配套工程。
这是临汾史上第一座公共立体停车场,也是一项造福市民的惠民工程,它的建成和投入运营,将有效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对于车主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停车细则和收费标准。记者从市静态交通设施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廉政广场立体停车场为二类区域,白天(7∶00—21∶00)的收费标准是首小时内1.5元/半小时·辆(车位),首小时后每增加半小时增加1元;夜间(21∶00—次日7∶00)的收费标准是1元/小时·辆(车位);连续存放24小时为一个计费周期,最高收取20元/辆(车位)。此外,对执行公务的警车和喷有执法标志的行政执法车辆、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军车免收停车费。(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