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梅专心缝珠
临汾新闻网讯 费时近一周,在一块一米多长的纱上,用手工缝制的珠饰(简称缝珠)大放异彩跃入眼帘。对于刘秀梅而言,这意味着马上又有一笔钱进账了。
今年52岁的刘秀梅是汾西县和平镇和平村人。2012年一场厄运,让她的家庭被当地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听说城里有人兼职做手工缝珠,不出家门就可以挣钱。为了挑起生活的担子,她上门请教。“一连学了好几天,虽然辛苦,但也有乐趣。”刘秀梅倍加珍惜这份工作。从此,她用双手缝珠制出一套套精美的工艺品,“缝”出了脱贫新天地。
刘秀梅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外出打工,她在家里照顾婆婆和3个子女。2012年,刘秀梅修建房子,没想到丈夫从屋顶意外跌落后致高位截肢,生活的重担突然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村里的扶贫干部找到刘秀梅,希望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并结合她家的实际情况,对刘秀梅一家进行了一系列帮扶。和平村距县城远,让刘秀梅外出打工不现实,家中还有瘫痪的丈夫需要时时照顾。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对刘秀梅来说尤为关键。今年4月份,刘秀梅到村里组建的公益岗上班,每天早上她都打扫街道。在家除了照顾丈夫,她就埋头缝珠,两份工作都不耽误。在她看来,“有了困难,要学会面对、学会克服。与其靠别人给钱,不如自己挣钱。”
清扫,刘秀梅负责的街道整洁一新;缝珠,最考验耐心和细心,她每次订货后,厂家都会把纱和珠饰同时寄过来,每方纱布上密布着珠饰的纹理,需要每名缝珠人严格按照标准缝制。
每天清晨清扫街道,回家抽空缝珠数小时,“每个月能多点收入贴补家用。”对于刘秀梅而言,现在收入虽不多,但最重要的是能照顾一家人。刘秀梅因为人勤快、缝珠手艺好,渐渐成了村里的标杆,好多妇女都跟着她一起学缝珠。
现如今,刘秀梅的3个孩子成绩优异,上学期间他们享受教育扶贫政策。眼看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个个都有出息。刘秀梅的干劲更足了,她常告诫子女:“要怀揣感恩之心,自强不息,做对社会有用之人……”
“自强女人”演绎脱贫新天地,刘秀梅是贫困户“自愿造血”的一个缩影。她不等不靠,做力所能及的事,靠双手闯出一片天,摆脱贫困。这一切正应了“自强了,脱贫致富便有了原动力”这句话。
记者 祁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