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临汾供电公司:帮扶路上写真情

2020-05-21 11:00: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在我市脱贫攻坚战场上,国网临汾供电公司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公司派出了由“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队员29人组成的9支驻村帮扶工作队伍。大宁县昕水镇而吉村就有一支3人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郭向阳是队长。

  “一定不负领导所托,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树立好供电队伍的良好形象。”2018年,郭向阳由公司物业服务组党支部书记成为而吉村的第二任工作队长,出发前面对公司领导的嘱托,他给出了掷地有声的承诺。三年来,他用实干和成绩赢得了地方干部和群众的认可与好评。

  群众的口碑后倾注着郭向阳的辛勤努力和无私付出。

  “几个大男人,都不会做饭,刚来时被一日三餐给难住了。”驻村工作队员任保平介绍。

  “前几次焖大米,没焖熟,大家苦笑着说凑合着吃,结果几个人第二天全拉肚子了。”“用买的面条做炒面,我们做得像剩饭加热过一样。”“想着用柴火做饭比电磁炉香,结果弄了一屋子烟,火都生不着。”……

  边说边聊走进了村委会旁的一座民房,院里的绳子上晾晒着几床被子。“今天的阳光好!”一进院子,郭向阳几个人纷纷去翻晒自己的被子。温暖的阳关下,每个人的脸上满是喜悦。

  这个院子最西侧一间房是郭向阳和工作队员及“第一书记”租住的地方,屋内的墙壁上,墙皮因返潮而揭起,潮印一圈圈、一条条在墙上留下了不规则的图案。房内陈设简单,一张单人床,一个大土炕,除了被褥外还有生活做饭用的脸盆、衣柜、橱柜、电磁炉、焖饭锅、案板、菜刀等。

  “我们是来干工作的,苦点累点不算啥!”郭向阳这样介绍。

  为了脱贫攻坚工作,郭向阳付出了很多。但他内心对父母的愧疚只有一起工作的几个驻村人员知道。

  郭向阳的父母均已进入古稀之年。母亲胃不好,睡眠不好。父亲则在2019年因摔伤连续做了两次手术。

  “去年7月,父亲的腿摔骨折了,第一次手术用了钢针。隔了十几天后,不小心又摔了,还造成了伤口感染。”提到家住市区的父母时,郭向阳说,“当时正值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期,任务重,工作多,老人也不让给我说,怕影响我情绪,耽误我工作。”

  “知道你忙,路远,打了电话也靠不上。”“多亏了妹夫和妹妹。”后来,郭向阳知道父亲的情况后,父亲几句看似无意而简单的话,却让郭向阳“心里酸酸的,感觉很愧疚”。

  “愧疚只能藏在心里”,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得像一名真正的战士。

  驻村以来,郭向阳与驻村“第一书记”及村“两委”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开动脑筋,创新平台,大力实施光伏发电、苹果、核桃、小杂粮等产业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家庭撬开了脱贫的大门。其中,核桃嫁接项目惠及全村150余户,实施嫁接面积800亩。在优化核桃品种增加核桃产量的同时,打消了村民“砍树种粮”的想法,让群众看到了收获的希望。在帮助群众增加收入的同时,郭向阳还倡议公司职工积极捐款捐书捐物,在而吉村设立了图书室、爱心超市等,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18年12月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299人实现全部脱贫,郭向阳和他的队员还被大宁县评为脱贫攻坚三支队伍先进典型。

  “父母说,把工作干好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孝敬。”郭向阳表示,“我会跟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们一样,坚守阵地,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决战决胜。”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产业。郭向阳表示,下一步而吉村将把核桃、苹果等产业发展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紧要任务,在做好现有经济林管理培育的基础上,争取实现空余地块经济林全覆盖。同时,将进一步培植文明新风,搭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交流平台,努力建设更加健康和谐的农村文明新风貌。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