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3月20日,记者走进永和县山西圣扬服饰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时,20余名工人正精心制作服装。
今年2月底,该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为符合条件的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平台,目前正在抓紧完成服装订单。
“今年开工我就来了,多劳多得。”正在缝纫机前忙碌的于丽红开心地说,“来了公司就有活儿干,离家也近,在家门口就能挣了钱。”
今年44岁的于丽红是永和县南庄乡张家凹村人,由于种种原因,2014年,她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原来一直在县城的饭店打零工,工作不稳定,遇到农忙时节,工作与农活无法兼顾。2018年9月,该公司招工时,勤劳踏实的于丽红作为贫困户被优先录用,经过前期培训、适应等环节,她成了一名熟练的缝纫机操作能手。
如今,于丽红一双非常争气的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上大三的儿子在晋中学院学习声乐专业,女儿则在去年顺利考上河北一所大学的美术专业,这让她工作起来更有干劲儿。
“原来在饭店工资是每月1800元左右,现在可以领到2600元左右,而且工作不像原来那么累。”于丽红开心地说。
在山西圣扬服饰有限公司内,不仅有贫困户,还有当地不少村民和县城内的居民。宽松的工作环境和灵活的按件计酬模式,让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工作岗位。
在扶贫车间,20余名工人按照不同的工序,忙着“上袖口”“缝拉链”“钉扣子”等工作。
山西圣扬服饰有限公司是永和县着力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破解易地搬迁户后续扶持难题,而引入的一家以订单生产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该公司创建于2018年5月,主要经营服装、服饰生产加工,与河北鑫瑞国际贸易公司、河北嘉天服饰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出口至欧洲芬兰、瑞典、波兰,比利时等国家。该公司总投资500余万元,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设裁剪车间1个、缝纫车间2个、包装车间1个,配备先进缝纫设备360台,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公司负责人崔伟亮介绍,该公司落地永和以来,按照“基地工厂+贫困群众”的经营模式,免费为工人开展技能培训,在计件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增加考勤绩效,不仅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增加了工人劳动收入,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和脱贫致富的平台。
据了解,该公司下一步将逐步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采取“基地工厂+外协工厂+贫困户”模式,在各乡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就近发展20家外协服装加工点,用工人数达到800余人,可直接带动6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创收,人均年工资收入达2万元以上,真正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脱贫。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