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产业兴起来,农民才能富起来。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市农业农村局坚持特色农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重点抓好产业提升、主体带动和产销对接,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 引深“五有”产业扶贫机制,进一步完善“1+X”产业扶贫支撑体系,实现如期脱贫和稳定增收。
在壮大贫困县主导产业方面,永和、大宁两个深度贫困县要按照规划推进水果、杂粮、中药材等产业规模发展,汾西县要大力发展肉鸡、玉露香梨、核桃等脱贫产业;优先支持贫困县建设高标准农田,支持隰县、安泽分别申报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贫困地区建设特色蔬菜、优质水果、优质杂粮、中药材等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在增强主体带动能力方面,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贫困地区,尤其是向深度贫困县和产业园区集聚,提升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在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入股、托管、订单、务工等形式,开展合作经营,实现利益联结。实施合作社“提质创优”工程,新培育省、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160个以上,新培育省、市示范家庭农场25家,引导贫困户之间,与非贫困户、合作社之间合作合伙合营,提高组织化程度。
产销对接是今年的一项主要工作,市农村农业局要引导贫困地区农产品“走出去”,参加第六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全省“五进九销”等各类展示展销对接活动。同时,指导贫困地区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推介展销活动,组织网上销售和现场贸易采购活动,不断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以消费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记者 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