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区交通综合整治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三)

2019-08-19 09:08: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从8月5日至今,短短十多天的时间里,市区解放路的道路畅通了,人们的出行心情也跟着好起来。有市民感慨:“真是没想到,生龙国际购物中心前的这条非机动车道能畅通,以前这里可是连走路都得挤着过呀。”

  其他街道的交通秩序也好了起来,大家口口相传、规范自身行为,市区的道路交通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

  “虽然工作人员对我的摊位进行了整治,让我往后挪了一米多,但我还是要为这个行动点赞,为他们的精神点赞,我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解放东路临汾公路局小区大门前的商户积极配合整治工作。

  “整治的是乱象,规范的是人心。骑电动车出门一定要停放在规划的指定区域内。”市民吴女士在女儿出门前一再叮嘱。

  “每天早上不到8点就出动了,晚上快8点才收工,这么热的天气,在大太阳底下苦口婆心地规劝、将违规的电动车摆好,可真是太辛苦。”“他们这么辛苦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大家出行能顺畅些,同样身为城市的一员,我们要做的就是别再去给城市‘添堵’了。”市民间的谈论叫人心暖。

  ……

  随着市区道路交通综合专项“清乱”行动的逐步推进,一些市民的言行注意了,很多商家的态度转变了,大家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积极配合,给予了行动人员极大的动力。即便是周末,执法人员也放弃休息,上路“清乱”。每天近3万步的步数是他们对街道的丈量,不畏艰辛不言苦的精神风貌,是他们对这座城市深情的表达。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市市容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周汉国说。

  可“清乱”行动毕竟是一个动态的监管,会不会演绎成“猫捉老鼠”的大戏或是死灰复燃、重蹈覆辙呢?一些市民提出了顾虑和担忧。

  这一顾虑不无道理。8月14日下午,记者在生龙国际购物中心附近进行采访调查时发现,市民停靠汽车、摆放电动车井然有序;晚8时,这一现象又被打破,从生龙国际购物中心东侧的公共厕所位置开始,非机动车道上开始有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停放,且一路向西开始延伸。

  “难道非得像看孩子似的24小时去看、去管、去教育吗?”市民李先生对此既气愤又无奈,他表示,城市运行确实靠“三分建,七分管”,但同时,市民自己也得有与之相匹配的高度自觉,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大家的生活环境和交通状况。

  如今,市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的大网已全面铺开,初显成效。作为城市主人翁的我们,究竟是文明出行、锦上添花,还是乱停乱放,让城市“添堵”?这道选择题还需要每一位市民去思考、去抉择。

  记者 卢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