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古往今来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临近,无论身在五湖四海,人们总要想方设法回到家乡,与生命中最重要的家人共度这一重要的人生时刻。
回家过年,承载的是中华儿女最真挚的情感。随着社会大融合大发展,常年在外漂泊的游子越来越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乎,归乡也逐渐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奢望。然而,每每春节临近,在外的游子不论再远再忙,也要带着妻儿老小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团圆过年。远游归乡、落叶归根,这是中国文化中一脉相承的情感归宿,最一代代中国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五千年来从未改变过。乡愁难以忘怀,寄托的是中华儿女最真挚的情感。也只有春节具有这种强大的感召力,让所有人都得以暂时放下美好的“诗与远方”,忘却苦涩的“累与不堪”,回归故乡和家,再一次体味故乡的温暖和家人的怀抱。
回家过年,传承的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坚守。回家过年并不是简单的吃吃喝喝、走街串户,更多的按照当地的年俗习惯所进行的一场文化洗礼。多数地区从小年开始就会陆续开展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风俗活动,其中在大年夜至初五期间达到高潮,一般来讲,各地既有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耍龙狮等热闹的社会“红火”,也有守岁、拜年、祭祖、串门等隆重的家庭“仪式”。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习俗,是我们最宝贵的文化底蕴,是我们无论万里都要回家过年最重要的仪式,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春节文化中的精华,烙印成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成为我们岁月轮回中乐此不疲的章节。
回家过年,寄托的是我们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回家过年,重要的是回到最重要的人的身边,这些在家等候我们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是游子们努力在外拼搏奋斗的动力所在,是责任与梦想让我们背井离乡,是爱与挂念让我们归心似箭,在与家人的促膝围坐中亲情一点一滴酝酿和升华,这种感情中饱含着对家族血脉、对长辈至亲的敬畏与尊重,天然真实。人们在守岁中懂的坚守,在迎新中懂的奋斗。年过完了,每个人都会在内心深处承载更多对家的理解与责任,更加坚定地踏上继续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崎岖道路。
回到了家就回到了生命的起点,看到了家人就看到了爱与希望。最浓是春味,最真是亲情。(成钢)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