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前几天一则‘105岁母亲给74岁女儿压岁钱’的新闻,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像网友们留言的那样,不管你多大,在父母眼中永远只是孩子。而自己的父母也是这样,虽然我已经结婚为人母,但是父母对我的呵护却没有改变。”今年35岁的张霞告诉记者,每年正月初三她都会回蒲县娘家,今年也不例外。
当天早上,张霞一早便收拾好了给父母准备的礼物,和老公一起带着儿子踏上了回娘家的路。每次一上车我就瞌睡,但是那天格外精神,心里面只有一个念头,想以最快的速度回去看望父母。一进门,扑鼻的香味沁人心脾,爸妈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张霞说,只见厨房的案板上已经被摆得满满当当,有包着韭菜鸡蛋馅儿的麦穗饺子,炸的金黄色的鸡腿儿、沁人心脾的排骨……“饭好啦,快洗手吃饭啦!正好十个菜,十全十美!”母亲边做最后一道菜——清炖鲤鱼浇汤,边示意他们赶紧动筷子趁热吃,父亲则拿出珍藏的白酒。
饭桌上,大家聊着新年新打算,一旁三岁的儿子则用稚嫩的言语向外公外婆说着祝福语,不经意间,母亲又跑到厨房煮起了饺子。印象中母亲总是这样,为了让我们吃饱、吃好,她没有吃过一顿囫囵饭。”张霞的眼中泛起了泪花。“酒足饭饱之后,母亲又赶紧收拾起了碗筷,你们一天上班那么累,就坐在外面休息休息,看好孩子,陪你爸说说话就行’,禁不住母亲的再三推辞,我只好走出了厨房。”张霞说,不知不觉又到了要分别的时刻,母亲又开启了‘拿、拿、拿’模式,这几个登高(年馍的一种)给小外孙拿上,祝愿他聪明健康的成长;这是我亲手炖的排骨;还有你最爱吃的油糕,我和你爸亲手炸的;还有……’看着母亲一样样归置着要给我们拿的东西,我的眼睛湿润了。”谈起回娘家那天的心情,张霞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着母亲脸上的皱纹,多少次我总幻想着它像是没有铺平的床单,捋一捋就能平了;当看到父亲在使用智能手机时因为手纹的粗糙而无法触屏时,我也总幻想着如果自己能有神笔马良般的魔法,那该多好?”张霞说,让人最揪心的是,当我们坐在车上回头看时,父母还站在大门口朝我们挥手……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无论工作有多忙,记得抽空给父母打个电话,常回家看看。”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