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焕欣扎根临汾50载 她说这里就是我的故乡

2019-07-04 08:46: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5G时代来了,4G时代眼看成为历史。”6月24日,与共和国同龄的徐焕欣眯着眼睛、眉头微锁,正在手机上来回滑动着屏幕,在与记者侃侃而谈中,透露出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那是一种对时代的追随感和融入感。

  1949年,徐焕欣出生于河北省一个小村庄,对未来有无限的向往和憧憬。“那个时候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很大,你只有去到城市,才能有更多的选择。”1971年,徐焕欣投奔临汾市区的亲戚,正式“进城”,她在这里生活了近50年,已经把临汾视为自己的故乡。

  “这么多年,我亲眼看到了临汾城翻天覆地的变化。”徐焕欣掰着手指头一一细数了起来。“我一直在解放路居住,以前解放路、红卫路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幢楼房,三层楼就了不得了,现在到处都是高楼林立,变化真大。”

  在徐焕欣的记忆里,以前的解放路每天都看不到几个人影。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学校、商城、医院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条路已经渐渐繁华了起来。“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不仅是全市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每个普通市民来说也是一件赏心乐事,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出行更方便了,而且街道两旁的设计很有现代感,看着就舒心。”

  徐焕欣喜欢散步。“以前市区只有一处人民公园,看来看去都是那个样子。现在不一样了,古城公园、九州广场、廉政广场、涝洰河公园都各有千秋,而且这些地方经常会有各种公益演出,生活真是越来越美了。”

  徐焕欣说他们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属于老年人的幸福时代。“每个小区几乎都有老年人活动中心,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小天地,我是发自内心感谢党和社会对我们这些老人的牵挂。”

  最令徐焕欣没想到的是,公共厕所也成为了临汾的独特景观,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这是一件很让临汾人自豪的事情,不仅为老百姓出门提供了方便,而且每个公厕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实用价值和景观价值合二为一,城市品位因此明显提升。”

  在种种变化当中,最让徐焕欣欣喜的是,她看到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以前可能你的出身决定了你能走多远,但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更加公平、包容、开明,真正是一个‘英雄不问出处’的社会,只要你本领过硬,未来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在变化之中,有一些东西却被延续了下来,成为徐焕欣他们这代人的烙印。“我们这代人经历了艰苦岁月,即使是在吃穿不愁的今天,还是崇尚简朴生活,物质生活上特别容易满足。”徐焕欣形容自己是“传统的中国人”。“身上的责任感非常重,上孝父母,下爱子孙,很少考虑自己,扛在身上的东西很多。”

  徐焕欣很少觉得日子苦,因为她认准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爱国爱家,珍惜生活,努力过好每一天”。作为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过来人”,她说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这都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