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郭小英:群众贴心人 脱贫带路人

2019-04-01 09:30: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40公斤的纤瘦身体,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143户、522人的典型山区农业村庄,她选择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地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她就是汾西县团柏乡李家坡村“第一书记”郭小英。

  “组织上把郭书记派来,这下可好了!”

  2015年8月,汾西县文化局文化馆馆长郭小英积极响应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主动请缨,成为驻团柏乡李家坡村“第一书记”。“你怎么敢到这个村呢?”去李家坡村之前,郭小英对李家坡村的情况已经有所耳闻,她本来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然而大家的话让她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组织上把郭书记派来,这下可好了!”郭小英第一天刚到李家坡村,看着她柔弱的模样,村干部们没有质疑她的能力,相反,大家用一句满怀期待的话语欢迎她的到来,郭小英十分感动,也更加坚定了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决心。就这样,郭小英成了李家坡村的一分子。

  李家坡村共有村民357户1320人,党员23名。刚来村的时候,经过深入细致地走访调查,郭小英发现村党支部不经常开展活动,党内生活不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层党建是关键,必须从党建入手。党支部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怎么开展脱贫攻坚?”说干就干,郭小英积极与村“两委”班子商议,与县委组织部沟通。短短5个月,一座集党员活动、“两委”办公、文化书屋、群众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党建活动阵地投入使用。仅一年时间,这个曾经落后的支部,一跃成为全县的先进观摩点,被汾西县委授予“先进支部”的光荣称号。

  看着眼前宽敞明亮的支部阵地,李家坡村党支部书记张三彦忆起过往:“从我上任以前,村里就没有支部阵地,有时候我们需要开支委会,会小了在家开,会大了就在村里的学校开。有十五年我们李家坡村就没有发展过新的党员。”张三彦顿了顿,继续说道,“以前全县就我们村没有支部阵地,感觉大家的心也散了、劲儿也不足了……”

  如今,李家坡村有了支部阵地,每年大年初一,郭小英都会一大早来村里,在党支部与乡亲们一起升国旗,敲锣打鼓过新年。张三彦坦言:“郭书记带领大家升国旗,党员群众心中的那杆旗也升起来了,我们发展的心劲儿更足啦!”而村民们一提起郭小英,都竖起大拇指,“我们的郭书记,别看人长得小,能量大着哩!”

  “别着急,看看这都瘦成啥样了!”

  为了做到精准到户、到人,郭小英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 ,白天入户走访、晚上开会讨论,充分掌握村内发展基本情况,摸清贫困群众需求,建立基本工作台账,制定了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全村23名党员干部实行包联结对责任制。

  三年多时间过去了,回头再看李家坡村的脱贫路径:按照“支部引路,中心户示范,党员带头,贫困户参与”的方式,建立100千瓦村级发电站一座,建成一座3000盘规模的黄粉虫养殖基地,现已打造成全县最大的黄粉虫养殖基地;党家庄全村102户324人整村移民搬迁至霍州贾村,确保了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64名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参加县扶贫局千村万人培训活动,确保户户有一名科技带头人;动员全村贫困户发展多种经营,8户种植中药材、5户养猪、10户养羊、5户养鸡……如今,村里的道路改造、桥梁建设、休闲旅游都列入了发展规划,贫困群众的致富梦逐渐变为现实。

  而这份脱贫路径背后,是郭小英日复一日地付出,谁家的大事小情,她都主动帮忙,村民郭福虎是老电影放映员,她就根据国家政策帮他申请老电影放映员补助;郭耀刚年轻有志向想养鸽子,她就帮他跑贷款;郭大妈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儿女又不在身边,她就抽空去帮着洗洗涮涮……一来二往,郭小英和村里的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家都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

  2018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郭小英正在村里和乡亲们谋划来年春耕生产,接到家里电话说孩子感冒发高烧,她心急如焚,急忙准备往家赶,村口的贫困户李大婶硬是把刚煮的鸡蛋塞到她手里,“孩子,你还没吃晚饭呢,带着路上吃。别着急,看看这都瘦成啥样了!”紧握着热乎乎的鸡蛋,一向坚强的郭小英掉下了眼泪:“再多的付出都值得!”

  “谁走都不能让郭书记走!”

  “驻村不仅要帮扶村民的生活,还要帮扶村民的精神,走进村民的心里。”郭小英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使李家坡村村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农闲时节,郭小英会给大家跳一段舞、唱几支歌,组织村民们开展趣味文体活动。村里有人家办喜事了,她就主动承担主持人、策划者。此外,她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设计了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孝、中国梦、新农村建设及村规民约为一体的文化墙,规范了村规民约,让文化的力量渗透到了李家坡村的每个角落。

  让村民们至今都津津乐道的当属十九大闭幕之日举办的“喜庆十九大,放歌新农村”出彩李家坡人颁奖晚会,这场晚会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一时间用文艺的形式传递到群众当中,把历时三月之久评选出的“好家风”“产业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等出彩李家坡人请上了新建的百姓舞台,并把获奖者的事迹编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汾西干口进行宣传。

  去年村民们听说县上选派的“第一书记”要轮换了,大家着急地来到乡党委要求不让把郭小英换走,“谁走都不能让郭书记走!”这句话,是不舍,更是肯定。郭小英真情、真心驻村扶贫的事迹,同样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她先后获得“全市优秀农村第一书记”“全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全县巾帼建功标兵”“全县先进个人”“全县脱贫攻坚奉献奖”荣誉。


  记者手记:

  “驻村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奉献。”郭小英是这样说的,她也是这样做的。2016年7月村委会活动阵地落成、2017年6月“百姓舞台”建成、2018年10月文化广场建成……从凝聚力逐渐增强的支部到日益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郭小英在带领群众脱贫的路上走得坚韧、走得执著、走得无怨无悔,为帮扶村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郭小英这样的“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的小康路才越走越宽。

  记者 荀丹薇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