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尧都高新区自今年4月11日挂牌后,对标“五看”“六新”要求,突出“三化三制”、标准地、基础设施、项目落地、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强化“六实”举措,力求高效发展。目前,高新区已入驻企业81家,拥有“四上”企业29家,三大园区齐头并进,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进入深秋,天气逐渐寒冷起来,但在位于尧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尧都高新区)大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山西康腾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却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生产。
“公司主要生产工程机械配件和特种车辆零部件,年生产能力9.5万吨,隶属于山西经纬达铸造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牵引车等工程机械配重为主导的产品结构和以国内外知名工程机械企业为主要客户的销售网络,年出口总额9000万美元,是我市重点出口企业。”该公司生产车间主任遆凯介绍。
规划布局 引领发展方向
尧都高新区于2019年11月12日经省政府批复设立,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市唯一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今年4月11日,尧都高新区正式挂牌,总体布局为一区三园,由尧都云商产业园、贾得新兴产业园和大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组成,总体发展模式为“3+N”产业园,依托三园建设“园中园”,打造全产业链条,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衔接、一条龙研发生产销售、科工贸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据尧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国庆介绍,根据规划布局,尧都云商产业园位于尧都区南部,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心、一带、四组团”,即综合服务中心,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带,云旅游、云物流、云数字、云信息科技4大产业组团。该产业园以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建设为目标,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以5G基站、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重点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创新及应用产业,打造一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贾得新兴产业园位于尧都区东南部,规划面积11.1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廊、两区、九组团”。其中,以工业发展大道为廊,把园区分成东西两区,西区主要布设综合服务、现代物流、空间科技、新型医药、生物科技5大产业组团,东区主要布设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资源循环利用4大产业组团。该产业园以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新能源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型节能材料产业及高端新兴产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大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尧都区东部,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炉、一链、六中心”,其中,“一炉”为容积380立方米、年产50万吨铁水高炉;“一链”为集原料生产、产品研发、加工制造为一体的精密制造全产业链条;“六中心”为生活服务中心、产品研发中心、中试中心、固废处理中心、废砂处理中心、铸件处理中心。该产业园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建设精密制造全产业链条,发展以外向型精密制造产业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统筹领导 筑牢发展基石
“自尧都高新区批复以来,我们深入贯彻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对标‘五看’抓落实,全面推进园区‘筑凤巢’各项工作。”尧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俊说,尧都高新区挂牌后,坚持把“五看”作为高新区开局起步的重大引领,对照工作要求,强化“六实”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做实机构。按照选优配强的原则,尧都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一正三副班子成员和5个内设机构负责人全部到位,面向社会公开引进了10名紧缺急需高学历人才。
做实规划。尧都高新区以打造全省一流高新区为定位,实施三大园区快速发展,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全面启动了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总体规划环评编制工作。
做实基础。坚持基础先行,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首先,抓基础设施。铺摆了总投资10.01亿元的1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研发中心、供水、污水处理和路网配套四大类工程。其次,抓标准化厂房建设,投资4.15亿元,规划建设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第三,抓标准地建设,按照“至少建设1平方公里标准地”要求,规划建设标准地1625亩。
做实机制。建立了工作专班制度,完成了“三制”改革,启动了“管运分离”市场化改革工作;在高效服务推进上,建立了项目落地、服务运行、招商服务三大机制。
做实环境。坚持“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努力当好服务三大园区企业的“店小二”,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做实项目。围绕产业定位,对标“六新”要求,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紧盯高新重大产业项目,全力推动“百亿”重点项目建设行动,持续开展签约、开工、投产“三个一批”活动。
效益至上 提升产业水平
在位于大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中镁宏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尧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学东向记者介绍,尧都高新区坚持效益至上,认真对照开发区发展水平考核指标,强化四个重点,狠抓高新区建设提质提速。
围绕产业定位,尧都高新区紧盯高新重大产业项目,全力推动“百亿”重点项目建设行动,总投资196.7亿元的福川未来交通科技产业园、百度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园、中镁宏海年产200万只高端锻造镁合金汽车轮毂等9个项目先后签约落地园区。
在贾得新兴产业园,8月8日签约的福川未来交通科技产业园及货运线路项目已于10月10日开工奠基,计划明年8月投产,两年内完成福川工业4.0云舱货运智能制造工厂建设,产值超300亿元,将带动就业岗位1万个。
在云商产业园和大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66.7亿元的百度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园、中镁宏海年产200万只高端锻造镁合金汽车轮毂项目、中韩合作年产10万件特种车辆零部件等项目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目前,尧都高新区入驻企业81家,拥有“四上”企业29家,产出强度达到139.4万元/亩。
突出结果 蹚出发展新路
在开发建设中,尧都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突出结果导向,对标“五看”要求,突出“三化三制”、标准地、基础设施、项目落地、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加快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力求高效发展。
在项目建设方面,该区以“今天签约、明天落地”为目标,聚焦“六新”要求,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落实项目建设领办包联责任制,加快签约项目落地建设。
在招商引资方面,该区发挥“三个一”招商金融小分队精准招商优势,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该区建立“最多跑一次”配套机制,加快审批事项和行政执法授权,组建行政审批中心和行政执法监管队伍,实现了“区内事项区内办”和行政执法监管服务全覆盖。
“我们将以实干创业绩、以担当见实效、以结果论英雄,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全力推进高新区建设,为尧都区乃至全市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汤国庆表示。
一个个项目、一个个产业集群,三大产业园区齐头并进发展……一首宏伟的交响曲已经拉开序幕,尧都高新区已经在率先转型发展上蹚出了一条宽广大道。
记者 贺军泽 孙哲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