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出击、迎难而上,围绕“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目标,从严、从细、从实开展各项工作,紧盯“四后”“双返”实际情况,举全警之力、集全警之智,投入疫情防控最前线,以最严的措施、最硬的作风、最高的标准,坚决打好“临汾战役”、守好“临汾阵地”,为我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奠定了扎实基础。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市公安局先后4次召开党委会传达省市会议精神,深入研究分析,对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坚持每日两次视频调度督促指导工作落实。1月23日,市公安局成立了由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勇担任总指挥的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组建了8个工作专班,市局班子成员担任专班组长,制订了《临汾市公安局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责任分工》,明确任务,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密切协作配合,严格落实措施,快速、有序、高效开展疫情防控处置各项工作。
一级响应就是一级战备,全市公安机关切实强化“战时”意识,配齐配强人员,充分发挥人力加技术情报搜集的优势,对省厅推送的涉疫情信息开展24小时落地核查工作,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局长挂帅、党委成员包乡镇、中层领导包街道、基层所队包人的“三包”方式逐人落地核查。同时与卫健等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做好对确诊、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科学宣传和舆论引导是振奋人心、战胜疫情的有效“疫苗”。市公安局坚持舆论引导与依法处置同步推进,加强正面信息引导,实行24小时网上动态巡查管控,及时发现处置未经核实的信息和谣言,确保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向全市发出《临汾市公安局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通告》,提出“十七个严禁”,全力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新冠肺炎病毒防范知识类信息1010条,推出有影响力的正面典型报道和感人事迹98篇。
疫情防控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社区。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社区民警“情况熟”“人头熟”的优势,利用公安大数据平台,会同社区、村委以及卫健部门对“四返”人员及湖北、武汉籍旅客进行筛查、摸排,加派警力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交通场站和出村点、出乡点、公安检查站、治安卡点等部位,加强源头卡控,配合做好人员检测工作,摸排湖北籍入住人员58人次,对全市两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22家发热门诊以及20处集中隔离点巡逻守护,累计出动警力8604人次。
市公安机关积极会同卫健、交通等部门设置了109个防疫监测点(含两个髙速公路联合防疫检査点),协助做好体温检测、筛查等工作,坚决做到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蔓延。同时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向小区住户发放疫情宣传资料,加强居民的疫情防控意识,发动群众,严防死守,守住社区这道防线,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社会稳定是取得战“疫”胜利的底线。疫情发生后,市公安机关立足本职工作,将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非法转运贩卖野生动物、散布疫情谣言和公民个人隐私、哄抬物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防护物资等涉疫情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打击处理重点,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处理,同时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维护社会良好秩序,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各类涉疫情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维护良好的疫情防控秩序。
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人员安全,市公安局积极采购储备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体温计等防护物资,每日对民警、辅警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筛查,加强公安机关办公场所和窗口单位的卫生防疫工作,通过“一网通办”网络平台对群众、企业线上业务的申请及时予以办理。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11个督导督办工作小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各县局、各基层所队、86处防疫监测点、两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22家发热门诊以及20处集中隔离点的巡逻防控工作实施全覆盖、无死角、地毯式督导检查。累计派出560个督导组,出动警力15666人次,车辆425台,督导全市基层所队543次,防疫站点1573次。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发展。全市企业复工复产以来,为保障我市有序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市公安机关将保复工、保畅通、保安全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多措并举,积极构建与企业之间对接服务的桥梁。同时,开辟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发放通行证,全力打通交通堵点难点,尽心竭力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公安机关会同社区和企业主管部门加强返工人员管理核查工作,严格落实复工复产后职工个人卫生防护、企业内部消杀及进出登记等各项工作,切实提升服务企业的质效,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我市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贠红安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