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一餐餐充满家乡味的饭菜,一份份关怀满满的心理评估量表,一次次咽拭子采集,一遍遍驻地消杀,一袋袋垃圾处理……感谢你们14天来,无微不至的关怀、耐心细致的服务,此时向所有为我们辛勤付出的‘幕后英雄’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啦!”4月12日,我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王艳艳代表全体队员将这封饱含谢意的信交给了一直负责他们集中休养后勤保障工作的市卫健委一级主任科员衡延平。
自3月23日起,我市93名支援湖北医卫人员圆满完成任务分4批归来,白衣勇士们的休养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这样发自肺腑的爱心互动、和谐关系的背后,是不断完善的集中休养管理服务的缩影。
“对抗疫一线医卫人员实施集中休养是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也是预防控制的必需措施。”为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反复研究,成立了医疗保障组、疾控消杀组、卫生监督组,精细地制定了一揽子计划,确保医卫人员得到优质、舒心的休养,身心健康地重返工作岗位。
最温馨的守护
医卫人员在一线面临着防控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心理压力大等诸多问题,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精神支持就像一剂良药。
根据市卫健委安排,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艳芳、心理科主任李彩芳为队员们提供心理健康保障。“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很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为了初步了解93位医卫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筛出四个量表对所有队员进行了初步评估。截至目前,93名队员已全部进行了心理量表测查以及个案访谈。大部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个别队员存在失眠、焦虑等症状,随后将继续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强化心理援助,缓解心理压力,通过倾听共情、放松训练、药物治疗等缓解失眠焦虑等症状,充分保证医卫人员的心理健康。
最全面的保障
一线医卫人员集中休养隔离区的设置和投用,既是落实隔离防护措施、阻断传播的需要,更为医卫人员休整休养、整装再出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这边后勤保障特别好,都是一人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体温计、消毒液,饮食、休息、娱乐、通信等各方面设施都很齐全。”93套标准休养房间内,队员每天都会与亲友视频交流,开心地介绍着自己在新“家”的生活状况。全市人民的关心支持、医院的贴心照顾,让这些医卫人员感到安心、舒心。
强大的后勤保障体系,三个工作组全程封闭式服务,确保医卫人员安心调养。
市卫生监督所医疗监督科科长郭毅提前对酒店所有员工的健康情况和培训情况进行督查。每天对公共用品卫生、通风系统、二次供水以及食品安全等进行驻点监管。食品原料采购实行索证制度,每一份饭菜都要留样,所有人员采取分餐制,餐具全部使用一次性的,确保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
市第三人民医院选派高年资、有经验、责任心强的专业医卫人员负责队员的医学观察。主治医生褚荣华和护士周亚琴负责做好每天三次体温监测登记,观察、询问有无呼吸道及其他不适症状,根据队员们的症状表现,做必要的检查、提供相应的药物治疗。马伟记和赵宇洋除了对集中放置的垃圾进行标准的“天鹅颈”扎口外,还要对这些生活垃圾进行过秤,全部按医疗垃圾处理。
洪洞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卫伟和该中心的张晋宏分别对室内地面、墙壁、桌椅、门把手、卫生间等每一个能接触到的地方进行全面消杀,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能彻底消毒。而在集中休养医学观察场所,他们每天都要对所有公共区域及客房进行“拉网式”消毒,并每天指导开窗通风,对设施设备、医疗垃圾、公共场所等每天定时消毒,将以高要求、高标准完成消杀任务。
最贴心的照顾
为了让医卫人员静心休养,华尧国际酒店对所有用品及时检查,一切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酒店在床上用花瓣拼出了“回家”的字样,让市中心医院的李尉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更让他欣慰的是,休养期间,每天的菜谱最贴心、最精细,早餐、中餐和晚餐,每天都不重样,荤素搭配,科学膳食,均衡营养。“饭菜都挺好的,家乡的面食也养人。”臊子面、焖面、生炒面、炸酱面、鸡蛋肉浇面、牛肉水饺等让本来瘦了十斤的李尉,休养期间就胖了五斤!
李尉说,他们都有自己的活动区域,每天早上九点半到十点半、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半可以跳健身操。还有企业捐赠了羽毛球拍、跳绳等运动器材,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到了晚上,图书馆借阅的书籍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注入新的氧分。
这两天,在这个温馨的“新家”中,平时忙碌惯了的队员们都在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充实自己。大家在散步时也会总结武汉的工作,讨论本岗位的新技术和趣事,更多的是抓紧时间做好身体等各方面工作,争取尽快重返岗位。
“他们静静休养,我们默默守护,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服务。休养结束后,他们就可以安全回家和家人团聚。”衡延平说。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