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南唐乡:“微网格”推动“大治理”

2020-06-12 08:56: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近年来,翼城县南唐乡认真学习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推行实施的党员联户“十联十无”制度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搭建更加开放多元的组织构建、更加精细高效的服务网络,探索建立起党建引领“N+1”融合共治乡村治理新模式,谱写了南唐乡乡村治理的新篇章。

  壮大“N” 为治理注入“新”力量

  符册村是该乡的第一大村,共有795户3228人。“以前村里的工作都是村干部和党员们扛,村子大了就忙不过来了,尤其是涉及入户的工作,几天都跑不完。现在我们有了54人的‘大队伍’,以往需要一户一走访的工作半天就完成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符册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栋高兴地说,南唐乡在全面保留党员联户服务优势的前提下,通过搭建开放性的组织构建,将网格警、法律顾问、村民代表、网格员、乡贤、志愿者等群体全面引入服务队伍,实现了各队伍单打独斗到“融合共治”的转变。而李国栋口中的“大队伍”就是南唐乡党建引领“N+1”融合共治中的“N”,即参与乡村治理、为群众开展服务的“N+1”联户服务队。现在,符册村每位联户服务人员的“责任田”只有14户左右,村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村里“谋大局,办大事”。

  锁定“1” 为服务提供“准”方向

  “我包联的这13户大部分都是天天打照面的邻居,其中有一户是残疾人,得格外关注他有没有需要出门办的事;还有一户是留守老人,没事要多去她家转转……”刚上任不久的“微网格长”宋福娟说自己能迅速掌握包联户的情况,得益于村里对包联户的合理划分。符册村采取的是“逐级细化,分区负责”的方式,将全村划分为“总网格——片区网格——小组网格——微网格”四级网格,网格长分别由村党支部书记、支部班子成员、党员、“N+1”联户服务团队成员担任。同时,在网格长的分派上,采取就近原则,最大程度保证该网格的网格长是本网格的住户,这样不仅能确保各网格长对自己所包联户情况的全面了解,还能大大降低网格长们开展走访入户等工作的时间、精力成本,实现“串门就是走访,聊天就能工作”。为了确保“微网格长”和所包联户的双向对接,乡里还统一为他们制作了“N+1”联户服务责任牌,公示了“微网格长”的姓名电话、包联范围、服务内容等信息,确保群众“找得到、找得准、找得方便”。

  做好“+” 为群众送去“大”服务

  乡村治理,重点在群众,核心在服务,连接群众与联户团队最好的“+”,就是服务。“我们做服务就是要帮群众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及时给大家宣传政策。”符册村72岁的老党员、网格长程希元说,“不论大事小事,只要关乎群众生活,就是咱的服务范围。”南唐乡提出了“基础服务+特长服务”的理念,“基础服务”基本涵盖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特长服务”则给了那些有特殊能力和才华的人一个发挥自身优势的平台。晓史村的“微网格长”荣黛,是本村诗书画协会的成员,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同时,还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符册村的“微网格长”马志勇是一位医生,平时就会帮助群众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检查……“微网格长”们的点滴付出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一位群众的心田。

  “微网格长”服务的不仅仅是群众的身边事,更服务着关乎群众长远利益的“大事”。最近,南唐乡晓史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如火如荼,却有“三棵苹果树”成为工程项目的“拦路虎”,没等到晓史村“两委”干部出面,问题就解决了,这多亏了负责这个网格的“微网格长”姚志刚:“其实老百姓也知道修路是好事,就是有点心疼自己的果树。这时候不能硬着来,要有耐心。我主动找他们聊了聊,给他们讲工程的长远好处,老百姓很痛快地答应了。”像这样以网格长的“微力量”帮助村里解决“大问题”的事情在南唐乡还有很多。正是这些“微网格长”的存在,切实把农村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每个老百姓家门口,渗透到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中,有效促进了社会矛盾化解、乡村振兴推动、农民利益维护、社会活力激发,逐步实现了对乡村的有效治理,使南唐乡这片土地开满和谐之花。

  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