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热议
张芙蓉代表:
创优招商环境 抓好项目建设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创优招商环境,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式。市人大代表张芙蓉对此深表赞同,她表示,高质量转型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项目建设,创优招商环境对于抓好项目建设尤为重要。要想吸引高质量的项目,政府一定要在创优招商环境中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她建议,创优招商环境,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上门服务,为项目落地跟踪服务,特别是目前疫情期间更要为项目落地、企业复工复产排忧纾困,帮企业渡过难关;二要建设效能型政府,为项目落地提供高效服务;三要创新招商方式,向新的领域寻求发展空间和招商机会,引进高科技有活力的标杆项目落地。
记者 海道文 曹哲奇
王渊代表:
提升创新能力 打造“世界华翔”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用数据说话,主题明确、目标笃定,是指导我市今年发展的行动纲领。”市人大代表王渊表示,企业工作和政府工作是“同心相连”的,尤其是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华翔集团主板上市,积极打造‘中国制造’,争创‘世界华翔’”,听后深受感动、倍感光荣。
王渊表示,在今后企业发展过程中,华翔集团一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提升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继续巩固华翔作为全球清洁节能、绿色环保的家电核心零部件供应基地的地位,带领华翔将黑色金属产业向更高附加值的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同时,不断寻求技术创新,以“百年华翔、百亿华翔”为目标,坚持推动华翔主板上市,打造“世界华翔”。
记者 荀丹薇
蔺戈慧代表:
培养忠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来自教育一线的市人大代表蔺戈慧说:“听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很受鼓舞,尤其是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
蔺戈慧是侯马市路西小学的校长,从事了20多年的基础教育工作。她说,路西小学是彭真委员长的母校,该校以“文化立校、课程育人”为理念,实施阳光教育,培养时代新人,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针对目前“停课不停学”的实际,蔺戈慧建议在线上教学的同时,充分挖掘各地红色教育资源,结合抗击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利用网络媒体,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抓紧抓实,让学生从小打好精神底色,传承红色基因,成长为忠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记者 李永军
贾爱芹代表:
提升救治水平 更好服务百姓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以赴增进群众福祉,其中加快发展卫健事业部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市人大代表贾爱芹说,4月18日,在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市中心医院心脑血管综合楼项目正式奠基开工。她建议,接下来,有关部门要保质保量加快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心脑血管综合楼,改善我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条件,促进我市心脑血管技术飞速发展。
贾爱芹说,2020年,市中心医院将统筹规划,高效管理,充分发挥心脏中心、卒中中心、肿瘤中心等优势学科建设,在全力打造“刘辉团队”名科、名医品牌的同时,建设一流平台,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为我市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记者 闫晏宏
闫锁保代表:
“玉露香”进报告给百姓带来新希望
“‘玉露香’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了,太激动了!‘玉露香’梨可是咱们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4月18日下午,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隰县代表团分团会议一结束,刚刚参加完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会议的市人大代表闫锁保,一边接电话一边下楼,“来自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的客户要买梨,我得赶回去接洽。”
一路上,担任隰县午城镇习礼村党支部书记的闫锁保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村里老百姓对种植‘玉露香’梨一开始抵触、怀疑,后来都很积极主动,态度的转变是因为大家切实得到了实惠。目前,‘玉露香’梨在发展规模上问题不大,关键是在种植、管理等科学技术和配套设施上,仍需要更多的支持;还有就是,规模大了,产量也就高了,销售、深加工也需要充分考虑到,防止出现‘果贱伤农’。”他表示,农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只有在宣传、引导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
记者 王 鹏
刘耀山代表:
壮大梨果产业 擦亮金字招牌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农业由生产型向市场型、家庭型向融合型、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推动我市向农业强市迈进。同时,要持续壮大水果等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玉露香”梨4万亩以上。
市人大代表刘耀山对此双手拥护。他说,汾西县高寒农牧专业合作社栽植的梨树已达2860亩,主打品种为“玉露香”梨。汾西“玉露香”梨虽然品质、口感绝佳,然而由于梨果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种植规模较小、宣传力度不大等原因,导致没能形成大规模品牌效应、聚集效应、产业效应,发展相对滞后。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乘着发展现代农业的东风,进一步壮大梨果产业规模,擦亮汾西“玉露香”梨的“金”字招牌,带动更多农民依靠“金梨”奔小康,为全县果农走上致富之路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记者 王德政
高怀德代表:
探索“家政式”苹果生产托管模式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等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举措。”提起报告中与“三农”工作有关的内容,市人大代表高怀德十分欣慰。
高怀德一直以来非常关注家乡苹果产业发展。他认为,要加大吉县苹果产业在农业生产托管中的工作指导力度、政策支持力度和宣传引导力度,探索形成“家政式”全生产链果园托管模式,有效解决农户“劳动力不足干不了、投入不足干不成、缺乏技术干不好”的实际问题,增强吉县苹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吉县苹果产业向园区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
记者 张春茂
巩磊代表:
提升法律意识 加强网络监管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建设法治政府,明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依法履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市人大代表巩磊认为,近年来,信息传播呈现多元化,自媒体乱象也随之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破坏了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
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加紧建立网站、自媒体准入制度,并对登记注册人员和平台实行诚信监控;加大网站、自媒体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并规范编发流程,可借鉴报社、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审签发制度;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设立举报电话,广而告之,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审查监管和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网站、自媒体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红线意识。
记者 郝海军
委员建言
刘明星委员:
靓城提质须注重街巷细节
今年,我市在去年靓城提质“三大行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对市区主次干道进行深化整治提升。此举将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奠定基础。
市政协委员刘明星表示,细节是决定一切的关键。目前,我市城市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市区主次干道均得到有效治理,百姓生活充满了幸福感、满足感。但是,一些巷道依然存在卫生混乱、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建议我市在靓城提质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尤其要针对小街小巷,灵活制订治理办法和措施,让我们的城市不管主干道还是小街巷,在环境上都能实现质量提升,让城市更加靓丽、环境更加暖心。
记者 杨 全
张重辉委员:
将“太岳板块”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我市提出要以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等项目和发展农业、中草药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太岳板块”。
市政协常委张重辉建议,一是要“一湾碧水绕太岳”,进一步推进引沁入汾工程,强化“太岳板块”湿地绿肺功能;二是要“一条红带促文旅”,整合“沿汾板块”的红色旅游资源,建设四县之间的“闭环”高速公路,推动红色旅游提档升级;三是要“一县一个开发区”,统筹开发区建设整体布局,补齐“太岳板块”开发区数量不足的短板;四是要“一体康养建胜地”,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建设康养胜地,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康养“旗舰板块”,通过“一湾碧水”“一条红带”、开发区建设和康养产业,促进“太岳板块”加快发展,打造临汾经济新的增长极。
记者 柴云祥
王晓强委员: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市政协委员王晓强始终关注着疫情发展态势。
通过仔细调查和广泛调研,他在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方面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加强精密智控,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努力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二是注重舆论引导,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提高信息发布速度,通过新闻发言、线上咨询等方式及时发布疫情实况、民众自我防护办法等知识,及时辟谣,避免引发恐慌;三是加大医疗系统应急物资储备力度,拓宽应急设备冗余备份量,强化医疗人员、设备、物资调配能力。
记者 弓佩玉
赵志琴委员:
合力助推民生项目落地
市政协委员赵志琴说:“近年来,我市实施了一系列利民惠民举措,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生活环境日趋变好、生活品质稳步提升。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以赴增进群众福祉,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
她建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紧盯责任落实、项目进度和经费落实,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不断增强监督检查;政协委员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基层倾听民众声音,实地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建言献策;积极引导和发动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关注项目建设运行,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支持度和满意度。
记者 李 静
刘淑娟委员: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市政协委员刘淑娟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要啃硬骨头、下大功夫。
她建议,要积极培育乡村“三农”带头人和职业农民,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项目咨询、宽裕的资金渠道、契合的人力培训,提高“三农”带头人整体水平;给予优惠条件,吸引大批懂市场、会经营、爱农业的外来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达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做细做精小杂粮、果类等特色产业,增强外销创收能力,发展循环农业,延长产业链条,鼓励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建强基层党组织,调动群众自治动力,巩固基层自治基础。
记者 范韶华
潘国梁委员:
保护传统戏 留住“台柱子”
市政协委员潘国梁对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内容十分关注。他表示,我市被誉为“戏曲梅花之乡”,蒲剧声腔和眉户剧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市直3个团是地方剧种代表性重点院团,共同担负着保护、传承、发展重任。近几年,院团增加了惠民演出,强化了戏曲的公益性,但戏曲的市场性削弱,由于市场不景气、待遇低、演出环境艰苦,导致人才流失严重,3个团生存环境令人担忧。
他认为,我市可以创新办学模式,通过融合校团,形成“产教融合、校团合一”的办学新模式,使“台柱子”留得住、优秀人才进得来,逐步激发文化艺术创新创作活力,推动我市戏曲艺术传承发展,有效服务文化强市建设。
记者 卫 博
卫俊剑委员:
圆山区孩子优质“教育梦”
“‘县管校聘’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改变,不仅要能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要在实现优师优教的同时使优质教育资源向教育一线倾斜,让山区孩子的‘教育梦’更加灿烂。”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市政协委员卫俊剑时刻关心着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为了在提案中充分表达建议内容,卫俊剑几易其稿,希望能够切实维护教师权益,让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健康发展。他说:“乡镇教师岗位要想真正留住人,应该提高乡镇教师待遇,设立特设岗位,优化城乡师资配置,从人事制度到教育资源上进行全面提升。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孩子们的未来才能充满希望。”
记者 潘华玲
李建义委员:
细化垃圾分类 打造崭新名片
市政协委员李建义认为,垃圾分类看似小问题,实则关乎大民生。
他建议,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工作力度,强化垃圾分类的宣传,呼吁家家户户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社区街道办,可以开展垃圾分类优秀评比,树立“垃圾分类优秀小区”“垃圾分类优秀家庭”等典范;在垃圾处理上,公共区域需尽快完善专业的分类垃圾桶,回收处理也要按照分类进行。此外,可以引进先进的垃圾处理公司或垃圾回收公司,运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处理垃圾。
“‘花果城’的美名曾经享誉全国,五星级公厕的建设让临汾闻名中外,我们可以大胆探索垃圾分类工作,争取打造出临汾的新名片!”李建义说。
记者 杨 全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