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赵改萍:从“小窗口”看“大变化”

2020-10-19 09:28: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赵改萍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省科学技术带头人,山西省“1331领军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三晋英才”拔尖骨干创新人才,山西省哲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山西伦理学会理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山西省第七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等奖励。

  临汾新闻网讯“微小的变化可以窥见城市巨大的发展。政务服务这个小窗口正在公众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见证着政府改革的深度。”近日,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赵改萍,向记者详细梳理了近年来临汾“小窗口”的变迁,“经过1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临汾市政务大厅从无到有,服务网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日益成为全方位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困难的综合性平台。创建之初,年办件量仅为10万左右,办件仅有10%,到现在年办件百万余件,即办件达85%,10分钟可办结的‘政务闪办’事项近58%,‘只跑一次腿’事项将近60%,企业、群众跑腿次数大幅减少。”

  政务服务窗口是百姓和政务部门打交道的“最后一公里”,小小的窗口关系着一个地方百姓生活的幸福度满意度。

  “我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临汾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赵改萍分析说,“首先,通过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平台建设,实现‘一网通办’‘一局通办’‘一窗通办’,从而推动临汾市政府管理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地简化了市民、企业的办事流程,大大降低了办事成本,更好地提升了城市形象,从而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其次,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个地方打造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我市通过保障住房建设、强化人才引进战略、实施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等新做法来优化营商环境,使企业能留得住、发展得好,从而促进临汾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在增进民生福祉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改善营商环境我们做了很多,但还有许多可以继续完善和探索。”赵改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想数据共享,先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利用好手机APP、综合自助办事服务机等网络技术手段,使群众都能享受相应服务带来的便利。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和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坚持问题导向,摸清不同群体在营商环境方面有何诉求,准确找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力点,提高优化营商环境的针对性。要聚焦关键领域,持续以群众和企业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政务服务事项为重点,深化关键重点领域的审批事项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和环节,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创设良好的营商环境。各项改革的成败与否,关键还是在于人。优化营商环境,必须下大力气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干部队伍作风。”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就好比“黄金屋”,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资金、项目就往哪里走。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将大大提升临汾市综合竞争力,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赵改萍说,“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以法治为核心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通过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使得企业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竞争,不仅能创设良好的营商环境,塑造企业形象,发展企业文化,而且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升临汾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