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巡礼

2020-11-14 09:23:1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这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乐章:2019年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9167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663公里、境内铁路里程达650公里,均位居全省前列;临汾尧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70余万人次;长临高速、霍永高速等高速公路相继开通,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的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

  这是一段气势磅礴的历程:侯马市方略保税国际陆港口岸园区6条铁路专用线与华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侯马北编组站接轨,拉近了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2019年,我市被确立为国家级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快了由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铿锵步伐。

  这是一份初心使然的担当:截至2019年年底,我市已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8467公里,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更好保障;截至目前,市区423辆公交车、1862辆出租汽车已全部更新为纯电动车,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市区公共交通纯电动化全覆盖,进一步方便了市民“绿色”出行。

  百业兴旺,交通先行。

  “十三五”以来,我市交通运输事业以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交通强市为目标,聚焦脱贫攻坚,狠抓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服务,不断加快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锋。

  贯通发展“快车道”

  得益于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2017年9月,安泽县和川镇孔旺村的道路提质改造项目竣工,公共汽车也开到了家门口,全村老百姓个个乐开了怀。孔旺村党支部书记张拴锁说:“客车天天来村里,好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是第一次坐着公共汽车进县城,就连我们村的孔旺山泉也打开了销路,每天往县城送一车货,车轱辘一转,腰包就鼓了。”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相结合,建设让群众放心满意的脱贫路,建成农村经济迈向新台阶的致富路、乡村振兴的基础路。截至2019年底,我市已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8467公里;全市2112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具备条件的2110个建制村通客车率100%。

  2019年2月4日,长临高速在全市人民翘首期盼中开放交通试运营。临汾城西客运站司机周军杰的发车班线是临汾至长治,“走之前的老路,单程就需要近5个小时,如果遇到雨雪天气,一堵车就没了时间点。现在走长临高速单程不到3个小时,路上平坦又宽阔,走这路心里舒坦。”

  2018年末至2019年初,长临高速、霍永高速等高速公路相继开通,全市高速公路数量也增加到8条,里程达663公里。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9167公里,其中国道1653公里、省道718公里、县道2422公里、乡道5566公里、村道8778公里;全市境内铁路里程达650公里,其中铁路货运线里程达500公里、客运专线150公里;临汾尧都机场共开通15条航线,通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余座城市,2019年底,旅客吞吐量达到76.82万人次……“十三五”期间,全市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的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大交通、大格局“引爆”大发展,四通八达的“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按下绿色“加速键”

  在洪洞城西约20公里的青龙山脚下,瓦日铁路洪洞恒富煤焦集运站铁路专用线在这里划出一道漂亮的圆弧。山西恒富煤化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将集运站专用线项目打造成交通项目、环保项目,让大宗货物不走公路改走铁路,从而实现低成本运输。

  “瓦日铁路洪洞恒富煤焦集运站位于尧都区、洪洞县、蒲县主要产煤区的交汇处,辐射58座煤矿及100余家焦炭、冶炼企业。”该公司经理何晓明说,“推进‘公转铁’工作是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企业节省物流成本,也有利于全市的环保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绿色交通。

  为扎实推进“公转铁”,市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将任务分解到尧都、洪洞、襄汾等9个县(市、区),细化到29家重点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办法予以全力推进;协调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截至目前,全市规划的6条铁路专用线中,洪洞恒富专用线已于今年1月投入运营,剩余5条专用线正在加快推进;积极推进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淘汰工作,制定出台了工作方案,对全市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中重型柴油货车实施鼓励性淘汰;大力推进市区公交车、出租汽车电动化更新,截至目前,市区423辆公交车、1862辆出租汽车全部更新为纯电动车,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市区公共交通纯电动化全覆盖。

  打出最强“组合拳”

  今年9月29日,临汾城西客运站8号检票口处,准备乘车前往晋城的乘客喜上眉梢。

  临汾至晋城城际公交即将发车,乘客卢心同按捺不住心中的欢喜,一上车就给晋城老家打电话:“放心吧,全程走高速,正规车,票价也实惠,以后来临汾再不用发愁坐车了。”

  “十三五”以来,我市不断加强城市客运管理力度,围绕“公交优先、出租规范、市场净化”的目标,强化综合治理,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城市客运市场。

  我市先后推出临汾至长治、临汾至晋城城际公交车,加强城市间的交流沟通,保障乘客出行安全;以打造绿色公交、智慧公交为目标,加大硬软件建设,借力互联网技术,研发出公交手机e卡通,实现了微信、美团、支付宝、公交云卡等多种支付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开展出租车“星级服务”创建,打造城市流动名片;开展市区客运市场专项整治,坚决打击黑车、拼车等违法经营行为,严禁甩客、欺客、宰客行为,维护客运市场的良好秩序。

  依托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运输大通道和场站(物流基地)等,我市在保障区域生产生活、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畅通国内、联通国际的物流组织和区域分拨服务。2019年,我市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十三五”期间,市交通运输局按照政府主导、交通协调、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原则,持续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努力打造统一开放的“互联网+”物流企业,实现由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

  侯马市方略保税国际陆港口岸园区总长10.09公里的6条铁路专用线与华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侯马北编组站接轨,将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拉近。我市相继涌现出方略陆港多式联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聚鑫物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兴荣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现代物流企业,形成了以“多式联运、无车承运、三级联运、甩挂运输”为一体的综合、立体陆港型物流模式。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思路,充分发挥交通项目建设对促投资稳增长的主力军作用,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截至9月底,全市各项重点交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用于建设隰吉、黎霍两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四好农村路”项目、推进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建设及黄河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建设。

  通途大道兴百业。我市交通运输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延伸,通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