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巡礼

2020-12-11 10:00: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这是奋斗的5年,这是突破的5年,这是辉煌的5年。

  “十三五”期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建设“健康临汾”为目标,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服务水平实现新提高,撑起了守护群众健康的一片蓝天。

  破除体制机制“壁垒”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近年来,面对城乡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壁垒,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着力解决县域和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十三五”期间,我市成立了以4个三级医院为龙头、294所医疗机构参与的医联体建设体系和2个城市医疗集团;17个县(市、区)全部落实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成立县医疗集团,实现了医防融合;建立了对口支援机制,实现了国家、省、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受援医院长期对口支援和协作全覆盖。此外,我市还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被确定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省级试点为契机,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遏制“以药补医”,建立了科学补偿机制。全市三级医院全部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并启动了“日间手术”,让偏远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县域就诊率大幅提升;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了预约诊疗服务全覆盖,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基本药物在省级平台上按比例采购,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就医成本。目前,全市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稳步推进。

  创新服务模式

  力推基本公卫服务均等化

  为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使“预防为主”方针得到有效落实,“十三五”期间,我市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时下拨各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优化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创新推行“l+l+l+X”签约服务模式,城乡居民和重点人群签约率分别达到50%和70%以上;扎实开展“山西护工”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等培训;全市乡镇卫生院及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9%以上;成立了临汾市地方病职业病防治中心,加挂“临汾市艾滋病防治中心”牌子,使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三病”防治有机构、有队伍、有抓手,有力推动了“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侯马市、曲沃县分别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结核、艾滋、布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得到了有效防控,5种重点地方病达到消除标准或保持稳定控制状态;我市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均大于80%的目标值,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大于90%的目标值;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7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镇,侯马市被确定为国家健康城市建设试点。

  中西医并重并举

  有效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十三五”期间,我市全面启动“提质兴医”工程,成立了1个博士工作站,带动全市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中心医院“刘辉团队”心脏大血管外科成为市级“十大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典范;强化“五大中心”建设,建立了2个“标准版”市级胸痛中心、8个“基层版”县级胸痛中心、2个卒中中心、2个创伤中心、2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全市设有质控部36个,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9个省级重点学科,78个市级重点学科,组建了18个市级专科联盟;市人民医院成为全省首家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市中心医院成立了肿瘤多学科诊疗医师专业委员会,并启动了MDT(多学科诊疗)培训工作。全市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强化,学科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整体科研实力显著提升,群众就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全面启动“中医药强市”工作。全市共建成9个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成功创建山西省中医药特色基层医疗机构207家,建成基层中医馆159个,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4个、省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12个,创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9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9个,4名中医专家荣获“山西省名老中医”称号、8名中医专家荣获“山西省名中医”称号,评选出“临汾市名中医”20名。启动“平阳中医药”传承工程,出版《平水版汇本针灸经》,全市中医药卫生机构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稳步提高。

  筑牢健康防线

  阻断因病致贫“基因”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我市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筑牢健康防线,阻断因病致贫“基因”,让群众小康路上有“医”靠,脱贫步伐走得更稳健。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有32068户80862名因病致贫人口成功脱贫,占比98.5%。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保障比例达到90%以上,贫困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达67743人次。

  通过“大病救治一批、慢病管理一批、重症兜底保障一批”行动,全市累计大病救治11254人、慢病管理40447人、兜底保障482人,建立起“三保险、三救助”兜底保障长效机制。全市2606个医生团队、4123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7.2万人,贫困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向各县(市、区)派出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852人驻点帮扶,有力提升了县级医院诊疗能力,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2.23%;全力推进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工程,完成1118所村卫生室达标改造;投资5106万元,健全完善了79所乡镇卫生院的影像室、化验室,基层医疗机构得到进一步发展。

  市卫健委主任董凤妮表示,未来五年,市卫健委将以“健康中国”战略为统领,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为全市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

上一篇: 临汾“十三五”畜牧业发展成就巡礼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