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盛夏时节,碧绿的鄂河如同一条玉带穿过乡宁县昌宁镇,一派水清岸绿的旖旎风光。鄂河两侧,坐落着一个依山傍水的社区,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更有个动听的名字——幸福湾。
近年来,幸福湾社区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幸福”二字,依托“三支队伍、六事工作法、五治融合”的治理模式,践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为民服务不打烊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打造“幸福365”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广大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前不久,在我市“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社区党支部被授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育强“三支队伍”
打造服务居民“主力军”
走进幸福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内整洁明亮,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妇女儿童之家、志愿者之家、矛盾调解室等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办事的群众耐心讲解政策,气氛十分融洽。
队伍强才能服务强。幸福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马琳介绍,近年来,社区党支部狠抓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组织居民党员、在职党员成立“党员突击队”,当好联系居民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帮困解难的服务员;健全三级网格体系,配齐配足专、兼职网格员,对辖区内人、地、事、物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面摸排、采集和录入;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居民等成立“五彩志愿服务队”,以群众“点单”、党支部“接单”、志愿服务队“领单”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墙上的学习阵地格外醒目,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网格工作汇总、廉政心语、季度工作总结等分门别类、摆放整齐。记者随手翻开一份网格工作汇总,只见里面清晰记录着网格员入户的时间、地点、事项等信息。
社区专职网格员高好变说,坚持走访入户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网格员,要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时刻关注网格微信群里的信息,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回复。”
“‘三支队伍’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没有全体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没有社区居民的耐心配合,仅凭我们十多名社区工作者,根本无法完成疫情防控繁杂的工作和任务。”回想起当时的工作,马琳感慨万千。
排查安全隐患、调解矛盾纠纷、慰问孤寡老人、开展爱心助考、劝导文明出行……正如马琳所说,幸福湾社区的“三支队伍”充分发挥“螺丝钉”作用,尽己所能解决居民急难愁盼,为社区治理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深耕“六事工作法”
高效解决群众“烦心事”
幸福湾社区位于昌宁镇中心,辖3个自然村、14个居民小区,共3202户13380人,辖区内还有1所学校、24家单位和企业。如此大的体量,如果没有一套完整高效的工作制度,治理的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2022年,幸福湾社区党支部创新推行“居民提事、网格听事、社区议事、民主定事、协同办事、群众评事”的“六事工作法”,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但说到底,就是为民服务、为民办事。只有知道居民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清楚我们应该做什么。”马琳介绍,“六事工作法”中,“居民提事、网格听事”是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社区党支部以“互联网+治理”为抓手,线上通过微信、抖音等渠道,实现诉求提报、信息更新、快速沟通;线下通过邻里交流、意见箱反馈和联系网格员等方式,受理居民反映的问题。同时,组织网格员定期走访居民,每天汇总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诉求,并进行梳理分类,区分即办件、待办件、上报件等,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整理形成议事议题,及时告知当事人并反馈给网格长。
找准了服务居民的切口和方向,还需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受理居民反映的重要事项后,社区党支部随即启动“社区议事、民主定事、协同办事”程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表决通过解决方案,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通过自办、联动共办等途径,合力组织实施。事项办结后,还组织居民代表进行检查验收、满意度测评,真正把“群众评事”落到实处。
“六事工作法”推行以来效果显著。今年上半年,幸福湾社区共收集社情民意2928条,处理市长热线交办事项32件,解决居民反映问题77个、矛盾纠纷3起、利益诉求48条,排除风险隐患517处。提及社区的办事效率,居民郑全虎竖起大拇指:“我们反映的事情很快就有回复,解决问题后网格员还会进行回访。社区党支部为大家解决了不少烦心事,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弹好“五治融合曲”
奏响基层治理“幸福音”
“社区工作离群众最近,感知最灵敏。”马琳告诉记者,老百姓的房前屋后、柴米油盐,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其实事关居民的日常生活,必须尽快解决。
在基层治理中,幸福湾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示范作用、“自治”基础作用、“智治”支撑作用,“五治”融合推进社区治理。建立“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体系,打造9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引入社区“双报到”单位等多方力量,为居民提供助医、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安全宣传等服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法官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举办“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弘扬新时代良好家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提升居民文化素养;完善居民自治章程,实现“居民的事情自己办、大家的事情商量办”;利用“平安昌宁”大数据平台,将辖区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汇入社区“智慧大脑”,实现特殊群体、隐患区域、关键事项标签化管理和自动化分析研判。
社区有一个低保户居民中年丧夫,大儿子患有精神疾病,二儿子去年因突发脑溢血去世。为了减轻老人负担,社区党支部发动居民集资献爱心,为其儿子料理后事,还将其列为重点照顾对象,隔三岔五探望照顾,每逢雨雪天气也总有志愿者去帮忙铲雪、疏通水道。
去年冬天,社区沿山700余户居民供热出现问题,存在管道泄漏风险,社区党支部联系生产厂家紧急维修管道,配合施工队伍连续奋战十几个昼夜,保证了居民温暖过冬。
……
幸福湾里幸福满。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的“关键小事”,汇聚起幸福湾社区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力量。马琳说,面对新时代社区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社区党支部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擦亮“幸福365”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社区打造成为广大居民的“幸福港湾”。
记者 刘一平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