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改萍,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省科学技术带头人,山西省“1331领军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三晋英才”拔尖骨干创新人才,山西省哲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山西伦理学会理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山西省第七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等奖励。
《政府工作报告》中,从便利出行到美丽城市,从基础工程到安居生活,处处饱含着浓浓民生情,一幅幅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民生蓝图呈现在我们眼前。近日,记者就民生改善采访了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赵改萍。
1 为什么要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参与者,也是发展成果的分享者。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改革开放以来,民生问题一直受到普遍关注,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去年,我市聚焦民生改善,强力开展了市区靓城提质“三大行动”,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加强社会保障,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冲击。同时,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临汾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做好民生工作,既能为我市创造出更多的有效需求、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此同时,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2 我市民生事业发展的短板在哪里?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省域副中心城市要求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也面临不少难题。
3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补足我市民生事业发展的短板?
●夯基础: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保脱贫:以决战决胜之势,打赢脱贫攻坚战;
●增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重保障:坚持底线思维,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 如何发挥“刘辉团队”“赵若竹效应”等民生品牌的带动作用?
我市射击项目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涌现出赵若竹、苗婉茹等一批优秀选手,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民生品牌。今年,我市应继续做足这一品牌,发挥“赵若竹效应”,优先发展射击、柔道等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加快全市63块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打造飞镖、围棋等“六张体育名片”,提升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临汾城市文明形象,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市中心医院“刘辉团队”是以刘辉为首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自创立以来,这一团队的手术数量和手术质量均处于全省前列,位居全国前100强,成为我市的又一民生品牌。为此,我市应加快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市中心医院心脑血管综合楼等项目,加强心脑血管、心内、心外、肿瘤等本地优势学科建设,支持院士工作站和市中心医院“刘辉团队”等优质医疗团队建设,打造出更多、更好的名科、名医品牌,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强的后盾和有力保障。
5 城乡改善民生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基础不同,所以改善民生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差别,农村的侧重点主要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为此,我市要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
城市地区的侧重点主要是补齐社会治理的短板。2019年我市市区靓城提质“三大行动”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顺应了民心,有力打击了歪风邪气,弘扬了社会正气,改善了城市面貌。今后,这一行动应继续深入开展,下功夫解决城市“顽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城乡虽然在民生改善方面略有侧重,但市委、市政府始终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理念,以重大民生工程为抓手,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出台扎实举措,缩小城乡差距,更好地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