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柔和的阳光照射在沟壑之上,旷远的大山被分成双色,汇聚成冬季独特的壮美景象。近日,记者刚走进永和县阁底乡东征村,便被路旁的农家乐小院吸引住了——木栅栏做院墙,大石板铺地面,红辣椒、玉米穗挂墙上,浓厚的乡土气息将一排排整齐的窑洞宾馆衬托得愈发质朴而大气。
走进一户农家乐里,户主刘蛇蛇正在客房里收拾,“进了腊月就是年,咱的窑洞客房没人也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拿着毛巾,刘蛇蛇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沙发茶几。环视窑洞客房,宽敞明亮的空间里,墙上挂着毛主席画像,几件中式家具上摆放着布老虎等物件,液晶电视、无线网络和现代感十足的卫生间一应俱全。
今年64岁的刘蛇蛇说自己怎么也没想到,住了半辈子的窑洞竟能成为“摇钱树”。“咱是村里第一批建窑洞农家乐的,当时就想着能在家里挣钱,为啥不干?”
东征村旅游资源丰富,坐拥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毛泽东诗词碑林、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红色采摘园、特色窑洞农家乐等游览景点。同时,以东征村为中心的15千米旅游半径内,有黄河乾坤湾、于家咀渡口、黄河风蚀壁画等旅游景点。
“借着旅游资源的东风,我们村里的窑洞农家乐越来越红火。”东征村党支部书记路东红介绍,东征村的窑洞农家乐建设始于2015年,以每孔2.5万元的标准打造农家乐52孔,并在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为进一步提高农家乐接待能力,2018、2019年连续两年,东征村在已有52孔窑洞农家乐的基础上,新改造104孔,东征村农家乐总数达到了156孔,可同时接待游客300余人,在村内实现了农家乐住宿全覆盖。
刘蛇蛇家有三孔窑洞,一孔自己住,另外两孔都装修成了客房。“每年除了冬季,农家乐都很忙活,隔三差五就有人来住,咱的家常菜虽然简单,可吃起来香。”刘蛇蛇的拿手菜有片汤面、炒土豆、蒸南瓜等,“别看都是农家饭,游客吃了都说好。咱就是要对游客热情,让大家来了吃好住好。”
说起如何“热情待客”,刘蛇蛇的邻居刘成生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真心实意”。让游客“高高兴兴来、开开心心回”是东征村村民的心愿,刘成生说,“人心换人心,咱永和人骨子里就有一份热情和真诚,咱的农家乐肯定是越住越欢乐。”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