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冬日的阳光,洒在黄土高原的道道梁峁沟壑间,带来了融融暖意。
永和县芝河镇刘家庄,66岁的马忠堂一边卷着烟卷晒太阳,一边盘算着未来的生活。他的身后,是一排6开间的新建混凝土装配房,格外气派。
马忠堂是其中两间的主人。一个半月前,他却难有这样的轻松惬意,甚至还可以说很糟心。今年10月上旬,永和县出现的罕见连续降雨,使他和大儿子家的3孔石窑,连同两家邻居的4孔石窑都发生了险情。
“窑顶漏水,墙上的裂缝能伸进手去……”马忠堂比划着说,“都说‘好出门不如待在家’,一开始我真不想搬,可不搬又不行。”于是,他和老伴临时借住在村中的邻居家。10月10日下午到11日凌晨,老两口儿陆陆续续将一些小件的家什搬到了院子里,“那晚,我俩一夜没睡。第二天中午一点多窑就塌了……”
眼见住了30多年的石窑顷刻间成了断壁残垣,没“家”了的马忠堂心里很是熬煎,“要说重新盖房子吧,刚脱贫没两年,真没那个能力……我跟儿子们商量,实在不行过两年再说,能盖几间算几间。”
正当一家人为今后在哪儿安身而忧心的时候,被临时集中安置在县城的老两口儿接到了村干部的电话:“政府要帮你们盖房子,省、市和县里有补贴!”
“什么?盖房子可不是小事……”马忠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作为脱贫户,重建住房不仅不花一分钱,安全回迁前,县里还给生活和租房补贴。而随即发生的一切让他确信自己并不是在做梦:县、镇包联干部来了,鉴定专家来了,设计、监理公司来了,施工队伍也来了……拆除旧窑、平整地基、吊装房体、外墙保温、屋顶防水、布排线路、室内粉刷、安装门窗……石窑坍塌后的一个多月,一排更抗震、隔音、保温的混凝土装配房便奇迹般地矗立在了原址上。
“没想到党和政府能给我们盖房子,没想到一个多月就盖好了,也没想到能盖这么好……”马忠堂不无炫耀地介绍自家新居时,一连说了好几个“没想到”,一旁的老伴补充说:“这还不全得感谢共产党!”
11月25日,对马忠堂夫妇来说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那天一大早,深信“好出门不如待在家”这句老话的夫妇俩,端着儿子们网购的锅碗瓢盆等物什,“迫不及待”地住进了眼前这个做梦都想不到的新居。“搬家的第三天,在外打工的老大就带着孙子回来了,老二也赶了回来,他们在新房子里住了两天。”说起这些,性格开朗的马忠堂呡了一口小酒,而之前因为没房无法为二儿子操办婚事的老伴儿此时也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 孙宗林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