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五次党代会发出了‘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临汾篇章’的号召,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凝心聚力实干,奋力争先崛起,重塑大市荣光,再造临汾辉煌。”日前,市委讲师团理研室主任乔富萍接受采访时,从三个方面就我市如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解读。
“首先,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全方位推动’。”乔富萍表示,高质量发展不单是一个经济要求,不仅意味着国民收入的提高、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社会全面的进步,既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进步,也包括人的素质全面提升,更意味着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同时,高质量发展也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兼顾,把握新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六个领域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其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是‘高质量发展’。”乔富萍说,“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是一种立足根本、掌控全局、着眼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市经济总量不大、增速不快、产业结构不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发展是解决我市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高质量’,发展也失去意义。”
结合我市实际,乔富萍表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实施好‘1355’战略。坚持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按照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统筹沿黄、沿汾、沿太岳‘三大板块’发展,立足实际,锚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针对制约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弱项,突出五大重点,办好‘二十件大事’。”
乔富萍认为,沿黄板块中的永和、大宁、吉县、乡宁、蒲县、隰县、汾西7县,要突出高水平保护,重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沿黄现代文旅产业、新能源产业;沿汾河的霍州、洪洞、尧都、襄汾、曲沃、侯马6个县(市、区),发展中要突出解决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的难题,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在引进高端项目、培育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和加大科技创新等方面集中发力、重点推进,在资源型区域转型发展上先行一步;地处太岳山区的安泽、浮山、古县、翼城4县,既有打造煤焦等传统工业集聚区的优良禀赋,也有发展现代农业、医药产业的天然优势,还有长临高速、中南铁路等交通优势,在整体布局上要加快发展,与前两个区域形成有益互补。要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主抓手,以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等项目为重点,积极主动承接沿汾板块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农业、中医药等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推动“三大版块”联动发展、错位发展、互促共融,形成全市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格局。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三新’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和原则,高质量发展指出了‘三新’的目标和方向。这是临汾谋划未来发展的大前提、大逻辑、大背景。”乔富萍表示,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三新”要求,紧扣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1355”战略和办好“二十件大事”安排部署,在市委的全面领导下,同心同德、顽强奋斗,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争先崛起,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在综合经济实力、绿色转型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社会民生事业、党的建设工作五个方面实现新的跨越,为临汾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韩晓芳)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