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日前,在市委老干部局草编学艺共享平台基地,一颗用玉米皮编织的作品——“丰硕玉米”,格外引人瞩目。临汾草编产业协会的会员们正在观看获奖视频《指尖编出幸福路》,并为协会荣获“世界乡村复兴大会首届大会奉献奖”“山西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单位”欢呼雀跃。
“十三五”圆满收官,草编扶贫项目在决战完胜脱贫攻坚道路上书写了动人的画卷;“十四五”擘画未来,临汾草编产业协会将不负众望、继续奋斗,在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精心选项目 草编助脱贫
时间流转,诉说着动人的故事。
2015年9月,时任市妇联主席的张瑞萍,在西安参加“指尖上的丝绸之路”妇女手工艺品展览会时,偶然与草编项目的接触,为后来草编扶贫项目的发展播下了种子;
2016年,市委老干部局扶贫工作队绕开帮扶村安泽县马壁乡下石村和隰县阳头升乡王家沟村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的劣势,转而在玉米颗大饱满、皮白韧强、轻薄柔软、适宜编织的特性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草编产业扶贫新路子;
2017年,在产业项目盘点、外出考察取经后,确定了投资小、见效快、前景广的玉米皮草编扶贫项目;
2018年至2019年,又在不断继承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融入新元素,蹚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阳光大道……
王艳玲是王家沟村建档立卡户,曾获得“自主脱贫奖”以及“山西乡土文化艺人”“草编金牌讲师”称号。她创办了草编基地,还在全市8个县区搞过培训,并受邀到忻州岢岚、河北邢台、陕西渭南开展培训,靠草编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在市委老干部局的帮扶下,下石村的133户330人和王家沟村51户155人已全部脱贫。
草编扶贫项目从选到定,经历了不平凡的过程,实现了破茧成蝶的艰难历程。
适应新形势 建立新平台
早在2017年,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市委老干部局邀请市剪纸协会会长郭素勤,担任草编扶贫技术总监,发动该局的干部职工及社会爱心人士开展“公益半小时”活动,同扶贫工作队走进安泽、隰县、永和等县的贫困村,至此,草编扶贫也随之走进千家万户。
农民致富需要学习技术,市场推销需要建立基地。2017年下半年,草编扶贫发展势头突显,面对日益增多的学习人群,平台的建立迫在眉睫。同年10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临汾草编学艺共享平台挂牌成立。
2018年春节,临汾草编学艺共享平台创作的《高歌》,荣获山西省文化创意作品网上投票第一名。该平台也逐步规范向基地延伸,争取到了村级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0万元,并在下石村党群活动场所建立了第一个集展示、培训、交流为一体的村级草编学艺平台。
村级草编学艺平台建立后,还先后组织村里的草编巧手参观北京《复兴之路》大型展览,赴西安参加全国第53届工艺品交易会、浙江义乌世界小商品博览会和山西省第三届文博会,学习交流提升技能,为草编拓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花开万朵,风卷细浪。从做公益到建平台,再到推广,临汾草编学艺共享平台目前已建立了13个,举办培训110期,参与群众达7000余人,培养骨干200余名,先后被评为“市级人才基地”“临汾市人才工作基地优秀单位”,成为全市人才培训的一大亮点。前来参观学习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平台至今已接待省内外200批次近5000人次,先后承接了全省老干部工作现场会和全省社区大学现场会。至此,我市草编扶贫走上正轨,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扶智也扶志 弱鸟能先飞
扶贫先扶志。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老干部局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先后多次深入扶贫点,用勤劳致富的典型事例教育群众。该局扶贫队经常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贫困户和群众代表进行扶贫政策精神宣讲,增强了党员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扶贫要扶智。该局组织工作人员张贴固定标语,为村民送去近万元的种植养殖书籍200余本;开展“话家风、传孝道、助脱贫”中华传统文化进乡村系列活动;成立爱心超市3个,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培育良好民俗村风;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及常见病预防宣传活动,邀请市中心医院、县中医院举行健康扶贫义诊,每年为全村村民体检2次;积极为符合教育扶贫政策80余户办理相关手续,落实政策到人,有效扭转了一些贫困户“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草编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只要困难群众脱贫之心热起来,就会热情万丈、豪情万丈。在市委老干部局的关心帮助下,临汾百名“草编巧姐”用点点滴滴的奋斗编织起幸福生活,从普通的小辫到花卉、动物,再到重大题材的策划、设计,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把对贫困地区人民扶智、扶志、扶心落到实处。
农村家家编 城市户户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市委老干部局坚持把扶贫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在认真研究分析下石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建引领、综合协调、特色推动的工作思路,先后选派能力素质过硬的9名扶贫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帮扶。该局30名党员干部全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实现结对责任帮扶全覆盖。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临汾草编产业协会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草编扶贫村振兴战略的“重头戏”。他们发挥草编基地引领作用,积极推广微培训,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群在家门口学技术增收致富;通过不断壮大草编技术队伍,发挥技术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巩固脱贫成果,让草编产业发展成为“有奔头”“有盼头”的产业。
与此同时,他们集中打造拳头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在打造“一县一品”的基础上,坚持质量第一,注重满足市场需要;坚持创新,在打造特色产品上下功夫,力争编织更多质量优、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草编拳头产品,引领发展。
草编产业要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扩大,销售至关重要。在发挥好市县两级平台作用的基础上,市委老干部局不断发挥“协会+基地+公司+农户”的产、供、销一体模式,让老百姓编得放心,消费者买得安心、用得舒心,形成城乡一体共同推进“农村家家编、城市户户用”的循环状态。(冯颖)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