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临汾“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成立6周年侧记

2021-02-02 08:51: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2015年1月1日,我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成立,当年话务量40316件,2020年全年话务量突破23万件,6年来,共接听来电70余万件,日均受理量从2015年的100余件增长到900余件。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政务服务热线是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这座桥稳不稳、是否顺畅,话务员是关键之一。

  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无论何时,走进政务服务热线平台,都能看到守在电话背后的“最美聆听者”。话务员们坐在电脑前,戴着耳麦,认真接听市民电话,从接入每个电话到生成一个新的工单,耐心与市民沟通交流,在核实清楚要素后完善工单内容,再到转办职能部门处理。这个流程,话务员每天都要重复上百遍,2000多个日日夜夜,我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满意率由89.91%提升到94.66%。

  一条热线,情牵两头。2020年春节假期,新冠肺炎疫情突发,除夕和正月初一,平台话务量激增,话务员们放弃休假,全员返岗,全力保障热线畅通。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政务监督科(市长热线管理科)科长王晓燕和话务员们并肩战斗,密切关注紧急情况,指挥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市政府报送情况。奶奶住院了,带班长吉婕顾不上陪床,始终坚守岗位;古县的马洁克服道路不畅提前返岗;公交暂停营运,他们有人在寒风中骑共享单车上班……

  “打得通、办得动、用得上。”这是群众对“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赞许。2020年,政务服务热线外呼、回访电话达10余万次,开展政务服务电话回访民意调查7000余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是一个看不见的政务服务窗口,是一个没有门槛的政务服务大厅。对广大市民而言,这条‘线’是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捷径;对职能部门而言,这条‘线’是各种政务问题的集纳中心和民情民意的中转站;对全市而言,这条‘线’是我市加强社会建设、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的助推器。”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尉俊告诉记者。

  政务服务热线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承办单位工作方式方法、作风效能的持续转变。6年来,他们运用各种督办催办方式,切实提高热线办理质量。每月、每周编发《市长热线运行情况通报》《市长热线专报》,并对当月、每周热线运行情况、处办督办情况、诉求热点办理反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大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针对性信息服务。

  “为民办实事,仅有一腔热忱还不够,更要有完善的机制保障,才能作真章、出实效。”王晓燕告诉记者,“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结合热线实际,不断摸索创新,细化办理流程,修订管理办法,完善承办单位考核细则,加强与各部门联动,建立了协调统一、分工明确、运行规范、监管有力的工作机制。”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于1月1日启用了全新话务平台,话务员也由45名增加到70名,新平台座席由16个扩容到52个。特别是创新设立了企业服务专席,在协同涉企部门建立企业服务政策知识库基础上,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梳理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落实障碍、政务服务瓶颈以及意见建议等,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第一手资料。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王晓燕说:“随着新平台的启用,我们将在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的领导下,着重整合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优化流程和处办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助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确保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诉求及时得到处置和办理,使政务服务热线更快、更准、更实。”

  记者 郑红卫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