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张玉萍)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0年1月至11月,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完成140.2亿元,全市15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自主带动、组建联合体带动等形式,惠及农户45万户,农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加速度”。
近年来,我市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坚持把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重要任务来抓,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业态类型更加丰富,产业实现融合互动,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全市乡村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我市研究出台了系列政策,组建专班推进,职能部门齐抓共建,拿出真金白银在特色原料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联合体发展、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大幅增长,2020年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投资达到10亿元。
特优产业基地提档升级。我市全面落实“特”“优”战略,推进产业基地“标准化、规模化、良种化、机械化”发展,打造了高标准农田、有机旱作、绿色循环、生产托管等新模式、新样板。乡宁有机小麦基地突破1万亩,浮山玉米高产试验田单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翼城谷子、永和高粱等特色基地规模不断扩张,优质水果面积达170万亩,中药材面积200万亩,蔬菜面积80万亩,生猪存栏达到120万头……全市“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带农联农惠及千家万户。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我市大力发展小众类初加工、高大上精加工,推进十大产业集群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聚合”,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农联农惠及千家万户。一方面,培育本地优秀企业;另一方面引进省内外优势龙头企业,壮大乡村企业家队伍,激励返乡入乡在乡创业主体,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目前,认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7家,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骨干企业10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5家,带动农民创新创业、就地就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机制,通过订单、托管、入股、务工等“带贫”“助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全市共有142家企业(合作社)申请认定扶贫产品521个。农产品精深加工果品、饮品、功能保健品、菜品四大集群快速发展,2020年1月至11月销售收入达56亿余元,带动25万户农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品牌引领扩大“朋友圈”。积极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效拓展农产品及加工业销售渠道,先后组织参加了中国国际农交会、绿博会、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北京食品峰会、全国产业扶贫成就展等会展活动,汾西鸡肉、浮山尧田醋等5个产品入选“圳”品,挺进粤港湾大市场;举办了“山西玉露香梨”“吉县苹果”“翼壶好茶”“安泽连翘”等品牌发布会,“吉县苹果”被评为全国绿色农业十佳地标品牌,“玉露香梨”品牌升级为省级战略品牌;与山西传媒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全力打造“临汾优选”区域公用品牌,授权34家农旅企业的40种农旅产品使用;建成了临汾原产地商品体验店,构建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