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你附近有5个村小麦已大面积成熟,最近处5公里,价格每亩50元,收获面积100亩。”6月4日,霍州市农机手王国红手机里收到了这样的信息。
“农机手以前要出门到处揽活,现在坐在家里就有人下单,还是高科技好啊!”王国红深有感触,通过“农机好帮手”APP,农机手、农户可精准查看作业地块,统计作业亩数,监控作业质量,还可以了解附近维修加油网点位置、天气等信息数据。
“三夏”时节,在霍州市广袤的田野,一片片麦田满目金黄,一台台机械在麦地里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记者发现,智能化、信息化为今年夏收注入活力,“智慧农机”让“掌上夏收”成为现实。
“以往,农机手跨区作业常常会出现盲目跨区、无序流动的现象。农民的小麦熟了找不到农机手、农机手扎堆找不到活儿干。”霍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亚平说,“通过在手机上安装‘农机好帮手’APP,可以实现农机的精准定位和自动监测,科学有效对农机作业进行调度管理,在哪块地里作业、作业面积有多大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霍州市大张镇大张村,一台联合收割机一边收割,一边把粉碎的秸秆撒在田间,一辆农用三轮车把联合收割机卸粮口涌出的麦粒装入车仓送往家中,玉米免耕播种机紧随其后,边耙地边播种,直接把玉米种子播种在麦茬地里,小麦收获、秸秆还田、精量施肥、免耕播种,整个作业过程一气呵成。
“以前,每到夏收,抢收抢种让农民忙得不可开交,老人、小孩齐上阵还嫌人手不够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这种场景已经成为历史。”村民乔建国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好了,收、种都不用自己动手了,只需给农机手打个电话,我家这十多亩地连收小麦带种玉米一晌午的工夫就够了。”
入夏以来,霍州市聚力“智慧农机”应用,鼓励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在“农机好帮手”APP上发布信息,帮助农机手找活儿干、帮助农民找机用,引导供需双方开展订单服务,促进了“三夏”作业机具的有序流动。该市农机部门充分发挥机械收割的主力军作用,千方百计为跨区联合收割机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交警、交通等部门整顿交通秩序,确保作业机械交通畅通,打击阻挠农机跨区作业行为;其他有关部门也及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渠道加强服务力度,及早掌握作业市场供需情况,为广大农民、农机手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