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立秋时节,走进乡宁县枣岭乡可涧村,宽敞平坦的道路、干净整洁的庭院、郁郁葱葱的树木、独具特色的文化墙,勾画出一幅风光秀美的新农村画卷。
今年以来,可涧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和农村污水治理力度,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禁止条规、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以前村民处理垃圾,只能倒在门口的垃圾堆上,污水也是随意泼在院子里或马路上,到了夏天,不仅臭味熏天,还会滋生蚊蝇,特别不卫生。”村民任喜泽说。
“生活污水随意倾倒,流到村里的马路上,有一段路因此被腐蚀坏了。”可涧村党支部书记董普选说,“村民把这件事反映给村委,我们采用‘五账闭环’工作法,将村民的意见动态收集建账。”
“五账闭环”工作法,是枣岭乡围绕乡、村两级的大事、难事,通过动态收集建账、民主协商议账、逐项落实销账、公开透明晒账、常态考核评账“五账”操作,形成闭环管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新举措。
可涧村清理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并专门设置了统一垃圾堆放点;建立了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对污水进行集中收集;村里配备了专职保洁员,家家户户都配备了倾倒垃圾的小推车;党员带头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网格员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垃圾治理和污水处理的难题在可涧村村民的商议中逐一落实。
村民董小蛮说:“如今,污水直接排入了下水管道,村民们自觉地将垃圾倒在指定堆放点,街道变干净了,村里的环境也变得更美了。”
可涧村的污水处理和垃圾治理工作是枣岭乡按照乡宁县委、县政府要求,推进“五个全覆盖”民生项目的缩影。目前,该乡全面推进建设12个日间照料中心,推动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结合村庄实际建设10个公共浴室,推动农村公共浴室“全覆盖”;建立长期垃圾管理机制,推动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推行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污水收集技术治理模式,推动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根据农户实际情况,推动农村改厕工作“全覆盖”。
枣岭乡党委书记邱肸靖说:“在‘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中,枣岭乡针对群众‘急难愁盼’谋实招、出重拳,统筹推进‘五个全覆盖’惠民举措落地落实,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记者 卫博 郭栋梁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