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毛崇涛:与病毒较量的二十多个日夜

2023-01-17 10:33: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2022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感染者急剧增加,为了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他顾不上家里更没时间回去照顾同样被感染的亲人,连续20多个日日夜夜坚守在急诊一线,进入了“白+黑”“5+2”的疯狂工作状态,直至2023年1月6日急诊人数明显下降后才回了一趟家。

  来到急诊科办公室,经常能看到没有打开的盒饭安静地躺在办公桌一角,早就从热气腾腾变得冰冰凉凉。在全身心救治患者的战斗中,他争分夺秒、行色匆匆,时常疾步冲向抢救室,一场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抢救治疗,让他一次又一次错过了饭点、忘记了吃饭。

  在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长时间鏖战中,他也被感染,发烧、咳嗽、喉咙疼得就像吞了刀片。然而,面对每天大量急需救治的患者,他一边吃药一边继续奋战在急诊一线,超高强度的工作使他过度劳累,由于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导致“阳”后的14天依旧无法转阴,身体极度疲惫,他却无怨无悔。

  …………

  这个与时间日夜赛跑、与病毒贴身较量的人就是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毛崇涛。1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急诊大厅,见到了这位24小时坚守在抢救生命第一线的人民守护者。

  今年56岁的毛崇涛已经从医30多年,数不清到底抢救过多少患者、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但刚刚经历的这段艰难的战“疫”让他刻骨铭心。

  如果说与新冠病毒殊死搏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急诊科就是与病毒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是全市急危重症患者入院抢救的“生命防线”。

  “这轮疫情呈现出来势凶猛、传播迅速、集中发病的特点。初期出现了很多患者因大量饮水,引发体内水盐失衡、电解质紊乱,导致低钠血症的发生,并伴随头晕、恶心、无力、嗜睡、意识不清、抽搐、昏迷等症状。”毛崇涛回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急诊科立即在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新冠感染后 警惕低钠血症’的紧急提醒,建议市民在‘阳’后适量饮水并补充钠和钾。”这一重要提醒当天的阅读量就达到3.3万人次,有效降低了低钠血症患者数量,为战“疫”节约了珍贵的医疗资源、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应接不暇的救护车、痛苦万分的患者、焦急等待的家属、人满为患的急诊大厅……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不断增加,每天来急诊科就医的患者也一度从平时的130人左右激增至最高峰时期的300人,11张抢救床、6张重症监护床、21张普通病床和20张留观床始终处于满员状态。

  “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每次拨打毛崇涛的手机号,总会显示出这么一句话,这正是他一直秉持的信念。为了争分夺秒救治病人,毛崇涛干脆决定连家也不回了,在急诊科吃盒饭、啃面包、食泡面,住在一个仅能容纳一张床的4平方米小屋里。吃住条件都极其简陋,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在急诊大厅,经常能看到他步履匆匆、神情严肃,不时快速抢救危重症病人、科学分流轻重症患者、动态汇报科室就诊情况的忙碌身影。

  毛崇涛告诉记者:“那段时间每天要工作十一二个小时,一天下来感觉特别累,但看到一个个患者病情好转,把他们安全地分流到其他科室接受后续治疗,是让我最开心的事情。”

  急诊室里分秒必争,手术台上从容应对,患者面前耐心宽慰……在那奋战在急诊一线的日子里,毛崇涛带领急诊科医护人员迎难而上、连续奋战。

  “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的医护人员大规模被感染,接连倒下,一度到了无人可用的境地。多亏院领导及时协调调度,从其他兄弟科室抽调了一批骨干医生火速支援。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急诊科也没有以任何借口拒收患者,依旧全力以赴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波又一波的医护人员在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战斗中陆续被感染,毛崇涛也没能例外,但他没有时间休息,一个接一个的患者找他寻医问诊,一位又一位的家属向他投来期盼的目光,一项又一项的救治工作需要他整体把控,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需要他带领同事们一一攻克。他强忍着“刀片嗓”和身体不适,咬牙坚守在急诊救治一线。

  “当时急诊那么忙,患者人数屡屡刷新纪录,我是科室带头人,如果我倒下了、休息了,不仅增加了其他同事的工作量,还会影响整个科室的工作,耽搁病人的救治。患者生命大于天,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到底,因为这是我的职责。”毛崇涛说。在他身先士卒的表率下,急诊科许许多多的医生护士“阳”后没有充分休息就带病上岗,靠着“轻伤不下火线”的工作劲头拼命救治每一位患者,不断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书写着白衣天使守护人民健康的铮铮誓言。

  长时间高强度、高负荷工作,导致毛崇涛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哪怕已经是“阳”后的第14天,身体没有了任何症状,他的核酸检测结果依旧显示阳性。他却总是说,扛过了这阵子休息下就好了。

  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毛崇涛的抗疫故事是默默付出的每一位“急诊人”的缩影,也是市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默默的付出和坚守,让“天使白”和“守护蓝”成为市民心中最值得信赖的温暖色彩。

  记者 王德政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