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公办学位和寄宿制学位大幅增加;思政育人成果丰硕,多个项目获得教育部和国家媒体关注;高考再创佳绩,连续三年实现清北录取人数、一本达线率、二本达线率三项“核心指标”增长;“五育”并举绽放华彩,多所学校在全国赛事中摘得大奖……
盘点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可谓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统筹谋划、攻坚克难、扩优提质,学前教育普惠水平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趋向优质均衡、高中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职业教育屡次斩获大奖、高等教育捷报频传,呈现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党建引领铸魂育人
教育阵地坚实稳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满怀激情开好大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出台《临汾市贯彻执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方案(试行)》及8个配套文件,形成了加强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的“1+8”制度体系;大力规范学校党组织建设,市直学校新增9名专职副书记,统筹开展党建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组织开展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全面摸底和彻底排查,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充分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效能。
强化德育工作顶层设计,打造临汾特色“开学第一课”。65万余名师生同步收看学习《青春的航标——二十大精神进校园》《我们的样子》《厉害了!临汾》等专题节目,把个人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相连,进一步强化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新华社对我市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了11次转发报道。
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创新开展特色大思政课。市教育局与临汾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了《第一粒扣子》栏目,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受众达百万人。在中宣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活动中,该节目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典型案例,在影视教育研讨活动中展示交流并广受好评。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让孩子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最大期盼。2023年,我市集中精力破题攻坚,着力完成民生工程,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基础教育扩容提质,各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学前教育更重普惠。持续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全年建设完成10所公办幼儿园,共增加公办学位2000个。片区大教研实现全覆盖,我市13个课题入选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幼教专项课题,占全省总立项课题的五分之一,位居11个地市之首。全市共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7所,增加普惠性学位供给4000余个。义务教育更重公平。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2023—2025年)基本完成,中心城区学校建设有序开展,将有效缓解城区学位少、“大班额”难题。全面完成省定80所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任务,共增加寄宿制学位3700余个。扎实推进乡宁、吉县、蒲县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县创建工作,确保实现校校达标、项项达标。坚持做好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后半篇文章”,对全市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逐校开展拉网式全面排查,取得良好成效,受到省政府分管领导和省教育厅的肯定。
高中教育更重质量。持续推动高中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举行“双融入”示范校启动仪式,在深化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上又迈出坚实一步。加快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完成签约高校72所,邀请高校专家校友开展讲座158次;组织786名普通高中优秀学子,分25批次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签约学校开展参观、研学。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组织全市高中校长赴广东省进行考察学习,全市普通高中已全部按要求建立选课走班制度。临汾一中、临汾二中、临汾三中学子分别在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学宪法 讲宪法”总决赛、全国首届学生(青年)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为我市争得荣誉。
职业教育更重内涵。全面启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完成了34所学校达标建设任务,达标率达到92%,名列全省第三。突出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我市承办了2023年山西省第十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高职组6个赛项,在全省职业院校积分榜排名第三,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喜获两项国家级三等奖。
高等教育更重优化。2023年11月6日,教育部公示同意将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为省属公办理工类普通本科高校,命名为“山西电子科技学院”。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稳步推进,已完成总任务的86.97%,全省排名第五;该校“致橡树——中国高端橡苗制造专家”项目,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喜获金奖,是山西省职业院校在该项赛事上的首个国赛金奖。临汾开放大学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斩获金奖,是山西高校“青年红色筑梦”首个国赛金奖。
教育惠民更有温度
教育服务更暖人心
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成色更足。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问民所需,解民所求,将一件件教育惠民实事办得落地有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课后服务持续为“双减”赋能。我市聚焦爱国主义、书香校园、科技创新、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安全科普、规则意识和文明意识八大主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爱临汾·赢未来”课后服务活动,在课时上做“减法”、成长上做“加法”,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喜爱。“八个聚焦”课后校外实践活动工作被教育部、新华社作为“双减”经验案例在全国中小学校进行推广。
中小学招生更加公平便捷。市教育局研发了“临汾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实现招生入学登记、审核、录取、均衡分班全过程网上办理,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家长少跑腿”。
“放心午餐”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市教育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卫健委等部门下发了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工程全覆盖实施方案,惠及32所城区小学的11000余名学生,让舌尖上的民生工程更暖心。
贫困生资助落地见效。市教育局 “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共走访困难学生26000人次,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到千家万户。全年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6.2亿元,惠及学生66089人;发放各类资助资金7612万元,惠及学生63150人次。
“送教上门”爱暖童心。本着让残疾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受教育的原则,全市持续巩固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坚持“不落一人”,共送教上门1.5万余次、5.67万课时,惠及学生567人。
各项教育惠民工作有进展、有亮点、有突破,让人民群众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和最深切的体验。临汾教育事业正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向着全省“教育强市”的目标全速迈进。
记者 郭 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