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高质量发展厚重提气

2023-03-20 18:35: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洪洞:高质量发展厚重提气

3月3日,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张潞萍调研指导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党建引领,完善制度机制,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新举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洪洞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王向辉一同调研。

洪洞县全力构建新型产业布局,促进地方“特”“优”产业蓬勃发展,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洪洞县坚持打好“村企联合牌”,组织多家企业与农村结对子,助力村集体发展经济。如明姜镇西董村与山西焦化、山水水泥、鑫锐机械等企业合作,生产工用手套等。

兴唐寺乡中镇文化园景区彩虹小道

山西华翔集团高端制造生产车间

在洪洞县行政审批局,洪洞县甘亭镇闫炳丽副食加工部的新经营者闫先生领取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实施后,洪洞县颁发的首张直接变更经营者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五届洪洞红薯文化节上,电商主播推介特产。

3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洪洞县税务局开展了“携手童行 绘梦未来”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活动,志愿者与小朋友们一起用画笔为石头“换”上新衣服,为湿地公园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千级栈道可抒青云之志,百尺飞瀑化作富民之水:“康养兴唐”品牌叫响。

  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双轮驱动”,阿里巴巴客服中心品质卓越:“数字洪洞”方兴未艾。

  洪开区内“三个一批”梅开二度,光伏支架高雀固废当年投产:“洪洞速度”不断提升。

  …………

  2022年,是洪洞经济社会迈上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踔厉奋发、排难而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高质量答卷。

  高质量发展步伐持续加快。突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早、快、准”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尽锐出战,建立了“一个中枢、三道防线、一张网”防控体系,成功应对多次突发疫情,牢牢守住了洪洞阵地;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及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工作目标,精准落实“二十条”“新十条”,着力保障生活医疗物资供给、强化基层医护服务、细化分级分类诊疗,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坚持“稳中求进、必须求进”,拼经济、抓发展、稳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2.9亿元,同比增长5.8%,历史性突破20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3亿元,同比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4.5亿元;其他约束性指标均达到序时进度,县域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高质量发展态势厚积薄发。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总产超4亿公斤。深入实施“特”“优”战略,打造了7个特色产业示范片,发展富硒小麦15万亩、中药材8万亩,完成农业托管14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6万亩,牧原生猪养殖、华运种猪畜牧等农业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新建5家乡镇电商服务站,农产品线上交易额达1300多万元,数字农业新业态蓬勃兴起。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年生产煤炭1020万吨,圆满完成保供任务。南庄、万安、三交河、基安达等8个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完工;以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战场,山焦、华翔等“链主”企业辐射带动,焦化、新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华翔(洪洞)智能科技产业园一期、山焦浓盐水提盐、山水水泥矿渣微粉改建、高雀煤炭固废综合利用、金立方机械零部件等项目竣工投产,广东粤电100MW光伏项目首次并网,山焦年产144万吨机焦、华鑫20万吨粗苯精制等项目进展顺利,圣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山焦备用干熄焦等项目开工建设。第三产业提档升级,成功举办第三十二届大槐树文化节、“三月三”走亲习俗等文旅活动,完成大槐树寻根文化虚拟展厅和交互式体验中心建设,大槐树景区入选国家黄河主题旅游线路、国家非遗旅游景区,兴唐寺中镇文化园、莲花城旅游休闲街区入围省级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复核。数字经济、物流商贸、交通运输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企稳回升,提质增效。

  高质量发展动能日益增强。圆满完成重点领域改革任务;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扎实推进,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区”;营商环境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审批效能,设立“绿色通道”“中小微企业办理专区”,开辟线上即时审批,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市场主体逆势增长,全年净增市场主体25623户,增长61.2%;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培育小升规企业14家、专精特新企业两家。动态优化招商图谱,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云招商”“回头看”,赴上海、新疆、陕西、四川等地精准招商,全年对接洽谈项目72个,签约11个,投资总额138.5亿元,开工项目5个,投资总额22.3亿元,引进风光水储一体化绿色能源基地抽水蓄能、华特1GW光伏发电、黄芩精深加工、兴唐寺中镇文化园等项目,促成三维华邦与江苏康泰达成战略合作。

  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坚持严查、严管、严处并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反三违、除隐患、防事故”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煤矿、危化、燃气、自建房、消防、私挖盗采、道路交通等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五级网格”扁平化管理体系,将社会治安、信访稳定等15类83项重点工作纳入基层治理“一张网”,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县”。着力补齐生态短板,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城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42天,比上年增加38天,改善幅度全市第一;汾河水质稳定达标,完成12家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新增营造林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亩。

  高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实施了城市更新系统工程,滨河东路北延、枫辉东街竣工通车,乾峰大桥、乾峰大街东段、中医院主体完工,三处城市绿地游园建成开放;同步推进城乡提质,完成16公里雨污分流改造、29座危桥改造、8000座户厕改造工程,4个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推进顺利,海拔600米以下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启动运行。持续推动5G网络向乡村延伸,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认真开展“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顺利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验收,认真兑现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