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轩:推动项目工作全面提质提速为临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3-12-25 09:08: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今年以来,我市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背后是项目工作全面提质提速的有力支撑:项目落地效率跑出“加速度”,从中联恒创、紫光集团到江苏国强,项目落地开工时间频频刷新纪录;项目签约数量保持“高增长”,半年完成省定全年招商任务,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已超1300亿元;落地企业质量实现“大提升”,大陆希望、吉利汽车、运达风电等先进制造企业和华为、字节跳动、百度、阿里云、360等50余家数字经济标杆龙头企业相继落地……临汾坚持把项目工作作为推动发展第一抓手,优化环境、创新机制、改进作风,推动项目工作全面迈上快车道、跑出加速度,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以“推进快”抢占发展先机。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供需格局快速更迭。项目早日投产达效,才能抢占发展先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锐气大抓项目、快建项目,创造了多项项目建设“临汾速度”。优化流程促提速。坚持精简高效原则,全面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流程,确保了快速评估决策、快速对接跟进。树立“向全国最短时间看齐”目标,坚持提早介入、靠前服务,全流程规范审批事项和审批流程,积极推行“一网通办”,全面落实“项目信息网上申报、申请材料一窗受理、审批过程并行协同、审批结果关联共享”要求,182个常办审批事项中已有119个达到全国最短时限,全面加快了项目审批速度,助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创新机制促提速。持续深化开发区“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对备案类企业投资项目推行“拿地即开工”,今年68个项目实行承诺制、240个项目进行全代办,出让标准地24宗2775.5亩,为项目快速落地节约了宝贵时间。实行项目建设全链条管理推进机制,建立了项目谋划、洽谈、签约、拟建、建设、投产、升规7个项目库,分阶段制定了六个推进机制,压实责任链条,构建工作闭环,推动项目建设实现了全流程跟踪、全链条服务、全周期监管,助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强化保障促提速。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围绕土地、产能、能耗、水资源等要素,积极盘活存量,促进节约集约,保障了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建立了“3+3+N”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完成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改革和市首贷续贷中心建设,新增担保金额达到30亿元,省市重点项目达成贷款意向431.74亿元、授信199.28亿元、完成投放78.65亿元,提升了金融服务质效,保障了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监督促提速。创新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专线,扎实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受理投诉举报事项178件、办结147件,受理涉企案件9899件、审结8156件,推动解决了一批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有力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拓宽“办不成事”问题反映渠道,新增线上受理模式,受理相关事项39件、办结34件,使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快速得到了解决。多措并举,全力保障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开创了发展新局面。

  以“数量多”做大经济规模。不做大经济总量,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无从谈起,而经济总量要靠足够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来支撑。今年以来,通过内外兼修、上下联动,全市呈现出“签约项目纷至沓来、开工项目热火朝天、投产项目源源不断”的生动局面,助推我市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靠优化环境扩量。深入推进城市“双品质”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城市颜值气质价值不断攀升,对外影响力、美誉度、吸引力越来越高,核心竞争力、产业集聚力、人口吸附力持续增强,连续两度获誉“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荣获“2023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称号,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重点头部企业相继落户发展,各类优秀才俊竞相创新创业,落地项目数量持续增长。靠增强承载扩量。全力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构建了临开科创产业园、尧都云商产业园、安泽现代煤化工园区等一批特色鲜明、资源集中、服务优质的产业项目承载地,持续完善了园区“两服务”设施配套水平,为各类项目落户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规划建设“五大商圈”,改造提升财神楼、贡院街等传统商业街区,吸引了一大批新业态项目入驻。加快推进“南方略、北龙马”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不断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和货运网络体系建设,弥补了内陆地区区位劣势,减少了项目落地顾虑,吸引了项目投资。靠大抓招商扩量。强化市县两级“一把手”招商,市委主要领导平均三个工作日会见一批客商,并亲自带队赴深圳、杭州等地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主要领导外出招商544次,持续掀起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新高潮。突出精准招商,锁定目标企业,极大提高了项目招引成功率。不断创新招商模式,持续拓宽招商渠道,特别是加大乡情招商、情感招商力度,市县两级举办了系列“老乡回家”活动,有效增加了项目招引数量。靠稳定预期扩量。市域经济保持强劲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近20年来首次领跑全省,增强了企业来临投资兴业的信心。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向企业家郑重承诺“到临汾投资,企业必须挣钱、必须盈利、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到临汾投资遇到难题,企业家朋友可以随时联系党政主要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并亲自谋划开展了“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政企对接、“解难题理旧账清欠款”等活动,营造了“永远可以相信”的投资环境,以良好预期吸引了项目落地。多因耦合,推动招引项目数量、体量创下历史新高,为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提供了主要支撑和不竭动能,迈入了发展新阶段。

  以“质量优”提升发展质效。好的项目是培育新增长点、扩大优质增量、提升发展质效的“主引擎”。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坚持项目招引量质并进、以量为基、以质取胜,成功招引了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带动潜力足的优质项目,持续激发了发展新动能。产业层次提升助提质。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传统产业走上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之路,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优化使得匹配到更多高层次优质项目。产业链不断完善,特别是成功打造了晋南钢铁、永鑫焦化2个省级链主企业,吸引了上下游一批配套新兴产业项目快速集聚,助推我市招引项目的质量稳步提升。招商更加精准助提质。坚持“研究型”招商,紧盯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和领域,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编制了《临汾市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使招引项目的匹配度和成长性全面提升。实施“招大引强”战略,特别是聚焦粤港澳、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瞄准头部企业、链主企业、一流品牌企业,加大对接招引力度,切实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专业力量赋能助提质。不断创新招商模式,特别是更加注重用好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招商力量,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产业基金招商、中介机构招商等,进一步扩大了招商引资成果、提高了招引项目质量。不断提高招商部门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招商实务培训,提升项目分析能力和项目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招商工作实效。考核制度完善助提质。持续加大项目工作考核力度,对市直部门在出台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强化要素保障、招引及服务项目落地方面进行考核;对各县(市、区)项目招引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比、半年一交账,促进了项目工作扎实开展。特别是注重考核结果运用,项目工作质量高、经济发展态势好的县(市、区)干部真正得到优先提拔使用,在全市营造了敢闯敢拼、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推动了项目工作的量质齐升。多点突破,助推我市高质量产业项目不断集聚,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质效提升,开启了发展新纪元。

  以上12个关键词,既是我市项目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的“秘钥”,也是全市上下进一步做好项目工作应牢牢把握的重点。只要我们锚定既定目标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不畏难,持续追赶超越不懈怠,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项目工作全面提质提速,推动临汾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