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过大年
写春联送祝福
制花灯贺佳节
做手工庆新春
临汾新闻网讯 写春联、剪窗花、学年俗……春节前夕,在寒托班的公益课上,同学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通过动手体验了解春节期间的文化内涵,欢欢喜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写春联
“我写的‘新春如意多富贵 佳节平安添吉祥’春联,爷爷奶奶可喜欢了。”2月2日上午,在尧都区水塔街办事处汾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张艺璇和其他小书法家挥毫泼墨,为大家义务写春联、赠春联,让居民们开心不已。
活动现场,“小书法家”怀揣对新年的希望和对居民的美好祝愿,挥动手中的毛笔,或楷书或篆书,洋洋洒洒,满纸笔情墨趣。展台前,居民们有的被“小书法家”的笔力深深吸引,啧啧赞叹;有的欣赏刚出炉的春联,精心挑选心仪的佳句;有的用手机拍摄书法现场,做起了义务宣传员……
“风和日丽春常驻,人寿丰收福永存”“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孩子们将墨迹凝结成一份份祝福,用自己手中的毛笔,将最真挚的祝福送到群众手中。一旁的志愿者抻纸、补墨、晾春联,气氛喜庆热烈,浓浓的新年气息扑面而来。
“看着这些孩子们写春联,就觉得高兴、热闹,过两天我就把他们写的春联贴上去。”70多岁的张新建接过春联,爱不释手。
剪窗花
1月29日,尧都区水塔街办事处阳光社区邀请我市省级非遗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郭素勤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巧手剪纸迎新春 传承民俗添年味”活动。
活动中,郭素勤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由浅入深地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们对剪纸这项古老而纯朴的传统手工艺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郭素勤讲解了不同类型剪纸的艺术特点和剪法,并手把手带着大家剪了“春”字。在社区志愿者的帮助下,学生们按照图示将纸张折叠,拿起小剪刀动手剪起来,喜庆的中国结、象征好运的锦鲤、灵动的游龙等图案各异的剪纸作品陆续在学生们的手中完成,为即将到来的春节送出了祝福。
这次活动,让社区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小小剪纸,剪出了阳光社区大家庭的温馨有爱,剪出了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剪出了发现美、创造美的生活态度,也剪出了新的一年阳光社区的精气神。
学年俗
“据说,‘年兽’头大身小,身长十数尺,眼若铜铃,来去如风,嗷叫时发出‘年’的声音,故名‘年兽’……”2月5日上午,在临汾市青驿公益服务中心教室里,一场“喜迎龙年 探寻年味”活动正在进行,大学生志愿者开始播放《年兽的故事》动画视频,一下子引起了20余名小学生学习年俗的兴趣。
“春节有哪些习俗呢?”观看完视频,志愿者向同学们询问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放鞭炮、贴对联、剪窗花、团圆饭、守岁等。
之后,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同学们一起动手,将一个个年味十足、活灵活现的龙灯慢慢呈现在大家眼前。通过手工制作环节,同学们感受到了“年”的味道。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为这样的活动点赞。家长宋璐高兴地说:“通过亲身体验,既能丰富孩子们的寒假生活,又能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年文化,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支持!”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