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生态绿色是安泽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大的潜力。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好绿水青山、打造好金山银山。”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安泽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李强代表新一届县委全面审时度势,正确定位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发展脉搏,科学谋划发展路径,为安泽未来五年勾画了全面振兴、绿色崛起的发展蓝图。
打造三晋“绿心”,实现绿色崛起,坚持护绿增绿。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以太行山绿化工程为支撑,加快通道绿化、沁河百公里防护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山水田园村镇建设、环城林业建设和城区绿化六大林业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天然绿色屏障,持续保持全省最高林木覆盖率和独特小气候,打造名副其实的三晋“绿心”。积极推进森林公园提标升级,三年内再创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坚决杜绝毁林开荒、乱砍乱伐等行为,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加快生态林向经济林转变、植树造林向管护开发转变,大力发展既有观赏价值、又具经济价值的经济林,加大油用牡丹、构树等品种的种植力度,力争到2020年,油用牡丹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加快连翘、黄芪、党参、柴胡等中药材的野生种植,大力发展林禽、林菜、林菌等产业。
打造三晋“绿心”,实现绿色崛起,建设美好家园。城乡建设是人居环境的重要标志,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直接体现。要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和在全县7个乡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让群众共享绿色生态建设成果。一是建设美丽宜居县城。按照“山水相依、品位高雅、原始自然、文蕴深厚”的要求,全力建设“山水田园城”。着力优化县城空间布局。坚持“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以县城改造为抓手,以路桥建设为重点,全力畅通城市“动脉”,大力推进旧城改造,拓展城市空间,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协调省市推进309国道安泽县城段改线工程、沁河大桥改建工程、县城至红叶岭风景区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处处注重细节、处处彰显精致、处处体现人性的原则,持续完善城市路网、水网、地下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强街道通道建设,优化县城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配置,建成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道路网。加快建设县城集中供气供热工程,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改善县城环境,以建设海绵城市为目标,大幅度减少县城硬覆盖面积,加快县城绿道、绿廊建设,实施县城周边山系绿化美化,不断增加公共绿地、提高雨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推进源头治水,全面整治县城黑臭水体,加快推进沁河流域生态治理,沁河及义唐河县城段治污工程建设;完善县城排水设施建设,实行雨污分流,提高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狠抓空气治理,全面开展PM2.5检测,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倡导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多措并举加强废气和扬尘污染治理,保持空气质量稳居全市第一。创新县城治理,探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实施系统治理、联合执法管理机制。围绕“净、畅、美”做文章,加快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建设,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私搭乱建、乱停乱放、交通拥堵等专项整治,让县城更加宜居。二是大力建设特色宜业城镇。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城镇建设要求,有序推进小城镇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特色化发展。加快编制中心城镇发展规划,以绿色、低碳、人文为导向,充分挖掘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等优势,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中心城镇。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城镇建设各类优惠政策,统筹推进中心镇路网、水网、电网建设升级,加快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服务、休闲娱乐和居住商贸功能,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产业集聚、带动强劲的城镇发展新体系。三是加快建设美丽宜游乡村。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重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保护田园风光和文化遗产,保持乡村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做到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加快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庭院美化、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的建设,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田园生活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坚持建管并举,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工作,全力创造清洁美好的田园生活环境。
打造三晋“绿心”,实现绿色崛起,大兴生态产业。一是全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加快以野生连翘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全面打响“安泽连翘”品牌,坚持产业发展与资源管护并举、龙头带动与基地建设并进、品牌建设与科技创新并重,引进更多药企落地安泽,加快构建药源生产体系、中药材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和中药材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该县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发,全力打造国家级连翘加工基地和山西省中药材集散中心。扩大有机玉米种植,最大限度提高土地效益;精细化管理核桃,大力发展核桃药材间作等模式,不断提高产业效益;适度规模发展蔬菜种植,配套抓好仓储、保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延伸。大力推进生态畜牧养殖,突出抓好草食畜发展,以此带动巨菌草等牧草种植和玉米饲料加工,打造有机食品供应地。加强经济组织培育,对接服务好县域内龙头企业,引进更多农业龙头企业落地安泽,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将安泽特色农产品打包“上市”,走进中高端市场。二是持续推进工业转型提质,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做大做强传统煤焦产业,以新型化、循环化、集约化为方向,推动煤焦企业向激活和增强煤炭产业内生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抢抓我省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契机,大力推进煤转电发展,加快冀氏煤电气化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唐城煤焦化工业园区建设,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建立废物循环利用企业链、生态链、项目链,努力促进循环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各个环节和企业、园区、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加强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企业节能技术创新,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控节能减排指标,坚决落实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紧抓煤层气探矿权、采矿权下放我省审批的政策机遇,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安泽优良的生态环境,日光通透性好的自然资源条件,推进光伏产业发展。发挥安泽生物质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做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工作,切实构建以煤层气、光伏能源为主、生物质能为辅的清洁能源新体系。完成永鑫分子筛催化剂项目建设,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完成重庆财信生物质秸秆焚烧发电BOO项目、中电投300MW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北京科诺50MW光伏地面电站等项目建设,使安泽成为临汾绿色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三是持续提升三产比重,形成现代服务新体系。全力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立足区位优势,全力加快永鑫铁路专用线建设,尽快实现与中南铁路的联通;加快长临高速引线等联通网路的建设,推进县、乡、村三级公路提标改造工程,全力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线,全面畅通人流、物流、商流渠道。依托中南铁路客运站等站口,加快周边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配套商贸、服务等功能区建设,加快区位优势向流通优势的转化。全面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全省、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掘荀子文化、红色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经济,通过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将安泽县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经营资源,创造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做好文化旅游的大文章。依托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大小河流等山水美景,精心打造一批集观赏、健身、野趣、水上娱乐等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与省市旅游路线的融合。要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跟进配套旅游线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全县旅游接待能力。积极探索“文化旅游+金融+互联网”经营模式,建立安泽旅游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推动景区运用新媒体营销,扩大安泽旅游影响力。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在积极拓展观光旅游的同时,着力培养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演艺摄影、文物博览、节庆赛事、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促进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力加快服务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养生等服务产业,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在县城新区、沁河两岸积极发展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机构,实现中高端养老服务产业化、保障性养老服务业普及化。要顺应生活消费升级,贴近群众生活,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发展公益性社区服务业,努力拓展社区服务业态,着力构建形式多样化、服务多元化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苏晓峰 魏建云)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