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上门女婿,村里人说,自从结了婚就有了“三个爹”;他17年来,用微笑面对生活、照顾老人从无怨言。请看——

一个女婿侍奉三个爹 这段佳话流传荀乡大地17载

2017-02-16 21:46: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他是家人的精神支柱,每天笑对老人、真心呵护,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他就是安泽县良马乡良马村小关道组村民41岁的徐福生。他谦卑做人,沉稳做事,17年如一日侍奉“三个爹”的故事在左邻右舍、村里村外传为佳话。

徐福生一如既往地照顾着身边这两位亲人。饭菜做得软硬合适,让老人们吃着舒心。

  2月15日,记者在徐福生家中了解到,他的老丈人弟兄仨,大伯和叔父都是单身,分别有病在身,全靠他一人照顾,妻子还患有轻微的智力障碍,还有两个儿子尚在读书,徐福生农忙耕田种地,农闲在附近猪场打零工,一天的劳力可换来100元的工钱,种地、打工一年下来,挣得近两万元来支撑这个七口之家。叔父刘桃根69岁了,患有脑梗,在徐福生的照顾下,精神很好,他激动地说:“福生娃是家里唯一的劳力。自2000年结婚进了这个家门,17年来无怨无悔地赡养着我们弟兄仨,2015年大哥去世了,他以儿子的身份操办丧事,邻居都说我们遇到好人,享福了。”他在家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既是丈夫、又是父亲;既是女婿、又是儿子。无论是洗衣、做饭,还是照顾老人和妻子,一天生活既简单又忙碌,把一家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今年77岁的老岳父刘海春话语哽咽,眼圈红润地说:“闺女身体有病,我的腰不好,年龄也大了,什么活也干不了,家里全靠福生哩,他在外忙上一天,回来就给我们做饭,家里离了他不行啊。”17年来,他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忙里忙外不停歇。县文明办主任赵鹏说:“他的善良,他人性的光辉,感动、感染着荀乡大地的每一个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徐福生在2014年9月被市文明办和老龄委评选为“敬老助老模范个人”,同年12月被安泽县委、县政府授予“感动安泽”人物。2015年被山西省妇女联合会授予“三晋‘最美家庭’提名家庭”。2017年1月获得全市第四届“十大道德模范”的称号。

  记者 郑晓军 刘静 李虎威 陈华

该做中午饭了,徐福生问在院落晒太阳的父亲,想吃啥?父亲欣喜地说:你做的啥饭,我都爱吃。”

徐福生打工回家,经常步行在这条离家很近的羊肠小道上。

年复一年、日如一日,做饭、蒸馍,习以为常。

 既是男人坚强,又是“女人”琐碎,趁着天气好,给父亲们晒晒被子。

    头条点评百善孝为先 美德代代传

  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尊老爱老的心。然而,孝离我们很近又很远,孝老爱亲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安泽县良马乡良马村小关道组村民徐福生,自从和妻子结婚,17年如一日,赡养着“三个父亲”,直到2015年大伯去世后,他以儿子的身份给大伯操办丧事,邻里都为他的举动感动。徐福生用点点滴滴的行动去体现这种传统美德。他的行为犹如一盏明灯,希望这盏灯照亮更多的家庭,让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代代相传……

  本版主持人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