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临汾东花园里,醉美的游客不忍离去

2018-05-16 09:32: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绿色是安泽最靓的名片,生态是安泽最美的语言。安泽县地处山西省南部、太岳山南麓,素有“临汾东花园”之美称。

  安泽生态良好,自然风光旖旎,这里山山披绿装、沟沟流清水,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首家以县为单位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县,全县林木覆盖率高达67.2%,稳居全省第一,人口密度仅为44人/平方公里,与新疆、西藏相当,林木覆盖率是他们的20余倍,拥有独特小气候,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数达10000个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三晋绿心” “天然氧吧”。山西省第二大河、也是唯一一条没有污染的河流——沁河,纵贯全境109公里,和川水利枢纽、西里水电站、龙门口三大湖泊景观秀丽醉人,全县拥有23条较大河流和145处小泉小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省人均的9倍。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黄花迎春、绿荫护夏、红叶映秋、松柏伴冬,养眼养心更养生,宜居宜业更宜游,安泽让山西深呼吸,这里是绝佳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安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是炎帝初国、荀子故里、千年古县。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定居,西汉时即设立县治。魏晋南北朝时,因其位于安吉、泽泉两地之间,故取两地首字而称“安泽”,蕴有“安居吉地、泽泉美境”的内涵,县名沿用至今已有1486年历史。安泽古风承袭,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不仅孕育了“五夫三卿、四代八杰”的晋国上大夫冀芮、冀缺一家和协助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刘恕等历史名人,而且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还诞生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今安泽人)。被世人尊称为荀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他继承孔、孟之余绪,开儒家一风,集诸子百家之大成,开创了独树一帜的“荀子学说”。荀子思想作为先秦时期的显学,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秦国名相李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都是他的学生。后世留存有《荀子》一书,共32篇,荀子生于战国晚期,其一生命运多舛,然而他的思想穿越时空,史学明鉴,其“礼法兼用”“以政裕民”“强本节用”“水载舟,水覆舟”等诸多治国理论及“学不可以已”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这样断言:“两千年之政,秦政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

  在安泽县城沁河东岸的况山上, 建有安泽荀子文化园。整个园区绿水环绕,林木葱茏。主峰海拔1023.35米,总占地面积1.12平方公里,于2004年3月开始兴建, 目前已完成五期工程。文化园以“荀子生平、荀子文化、荀子故里”作为叙事主题,结合园区场地条件,通过多种空间类型和环境表现形式,体现文化园旅游、休闲、娱乐、观光、展览为一体的综合职能。园区建筑上采用传统的“园中园”的手法,人在园中步移景异,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特征。目前文化园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荀子塑像、广场、后殿、聚贤堂等。

  安泽薪火传承,红色记忆永存

  安泽素有“太岳山上小延安”之称,共有红色纪念地22处,这里是太岳革命老区,抗战时期,太岳军区司令部、太岳军区政治部、太岳兵工厂、新华日报印刷厂,以及太岳行署都曾驻扎在安泽。刘少奇、邓小平、朱德、陈赓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安泽生活和战斗过,留下了光辉的足迹。1942年4月26日,邓小平同志在安泽的石槽村亲自组织召开“石槽会议”,作出了“开辟和巩固、建设岳南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改造基层政权,发展地方游击队”的重要指示,实现了我军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重大转折。安泽先后有1300多名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演绎了一幕幕保家卫国、争取独立的伟大壮举。立足红色资源优势,传承光荣革命传统,安泽精心打造了杜村乡、沁河庄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安泽太岳行署旧址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西省第三批国防教育基地。太岳精神彪炳史册,成为安泽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少奇路居地正是散落在安泽这块红色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坐落于安泽县和川镇沁河庄穆家原村,占地约200亩,现全面对外开放。1985年,沁河庄穆家原村吕世论家窑洞被安泽县旅游局认定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路居”。吕世论搬迁后,沁河庄村委不定期对土窑的安全情况、外表及窑洞内进行维修。2014年,被授予“安泽县红色教育基地”,沁河庄村委对土窑进行了大规模修缮。由于土窑年代久远,长期无人居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2016年10月,对刘少奇路居旧址进行重建。2017年4月,刘少奇路居一期工程完工,包括红色记忆小院、刘少奇纪念壁、少奇广场。二期工程拓展基地目前接近尾声,忆苦思甜农家乐、拓展基地、穆家堡、拓展步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拓展设施、民宿、采摘园以及元朝地道的开发正在施工。自2017年“五一”开馆之日起,刘少奇路居地陆续有到访游客、党支部和采风团等,截至2018年春节假期结束,刘少奇路居地旅游人次突破12万人,乡村旅游共盈利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万余元。

  安泽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

  这里漫山尽宝,物种繁多。野生动植物品种达800余种,优质中药材达288种,尤其是野生连翘面积达150余万亩,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安泽连翘”顺利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正全力打造国家级连翘加工基地和山西省中药材集散中心。加快发展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安泽连翘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推介会”,成功创建省级出口连翘质量安全示范区。

  全县煤炭贮藏面积达194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8.8%,贮量达240多亿吨,开采区主要集中在唐城上庄、三交一带,约40平方公里,其余1904平方公里优质电煤尚待开发。安泽县煤层气面积储量达440亿立方,正加快推进马壁东探转采,永乐北、安泽南900平方公里煤层气前期勘探,致力打造临汾绿色清洁能源主要输出地。

  安泽区位优越,流通优势明显。这里地处临汾、长治、晋城三市交界,309国道、326省道穿境而过,中南铁路开通营运,长临高速即将贯通,安沁高速规划建设中,临汾、长治、晋城45分钟经济生活圈正在形成,道路网线四通八达,物流流通优势全面凸显,对外开放融合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2017年安泽文化旅游业发展迅猛,完成麻衣寺塔至红叶岭等11条旅游公路建设,新建扩建小黄、飞岭、黄花岭、青松岭、红叶岭、朱德路居地、刘少奇路居地等旅游景点,沿沁河田园综合体建设初见成效;相继举办“相遇青松岭”“龙门福地”“红色之旅”“红叶传情”等系列文化旅游月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3亿元。

  今年安泽将借力2018年全省旅发大会在临汾举办和我市重点打造百里太岳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东线太行山水游、太行山水源涵养区和重塑安泽连翘品牌之良机,全力打造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森林旅游城市、黄花岭国家连翘公园、中国天然氧吧四张“名片”。让安泽成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羡慕、投资人向往、旅游者留恋的美丽家园。(滕宁 吕瑞 郭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