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无悔的选择

2014-12-30 15:45:39 来源:

要闻编辑部 刘一平

掐指算算,我来到报社夜班室已是第四个年头了。四年里,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娃娃兵成长为一名业务熟练的编辑;四年里,我和我的同事们策划完成了上千块报纸版面。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也许和资深夜班编辑相比,我的夜班经历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一路走来,这四年的时光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苦与乐,更让我懂得了责任、团结和奉献的含义。

许多人曾问我:责任编辑是干什么的?我经常开玩笑地说:责任编辑是来承担责任的。其实,作为夜班编辑,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承担责任、坚守职责!在夜班室,讲政治、严把关、抓导向、求创新是编辑的生命,而编稿子、做标题、画版面、选图片,这些是编辑必经的每个环节,你不懂,或者不熟练,就会影响排版的整个进程。有人说,夜班编辑不过就是个“拼版匠”,又苦又累,而我却要说,夜班编辑是个极具挑战的活儿。一篇长稿,能不能将其删减得恰到好处?一个标题,能不能做得简洁精彩?一块版面,能不能设计得合理清新?这些都时时刻刻考问着你的本事。因此,要想胜任夜班工作,必须要刻苦学习、反复练习,只有经历一番摔打,才能驾轻就熟。

一颗损坏的螺丝足以倾覆一列火车,一个燃烧的烟头足以毁掉一片森林。责任往往体现在细节当中,而作为一名报人,最难过也最尴尬的事莫过于在我们的报纸中发现错误。2013年,一位细心的老读者给报社来信,发来了他在当年的报纸中看到的几个错别字,报社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并把它贴在了评报墙上。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老头有点儿咬文嚼字,竟然花费这么长时间、这么大精力去逐字逐句找我们的茬儿?可当这件事过后,我逐渐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是啊,无论如何,我们是责任编辑,即使再不起眼的错别字也是失职,况且,《临汾日报》能有这样忠实而又认真的读者,难道不是一件幸事吗?这位可爱的老人激励了我,从那以后,我对夜班编辑的责任有了更进一步认识,每当在工作中有所松懈的时候,那张贴在评报墙上的错别字就会在我眼前若隐若现,提醒我不能有丝毫马虎,因为每一块版面都像一个新生儿,我要保证它们不带一丝瑕疵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夜班生活是紧张的,但气氛是和谐的。置身夜班,每晚灯火通明,大家齐聚一堂、各自忙碌。一条标题,自己查阅资料、斟酌再三之后去和同事商量,再去请教领导,谁的好用谁的;一块版面,即使做好也会推翻重来,一定要达到简洁美观的目的。在这些讨论、撞击中,主任、编辑的智慧凝聚一处,目的只有一个——把最好的新闻和版面奉献给读者。忙碌中,我们常常倒好一杯水,却在深夜临走的时候才发现它。

每逢两会时期或者其他重要关口,整个夜班室更是如履薄冰。这段日子的夜班,我们通常都是通宵达旦,生怕出现一点问题、一丝差错。有时候一块版面有几十条新闻需要编辑,这时候我和几个同事便通力合作,改稿子的改稿子、想标题的想标题、画版的画版。大家齐心合力,只为会议期间的报纸能够精益求精、完美无瑕。

作为一名夜班编辑,在365个夜里,最难忘的时间莫过于过年前后。由于这段时间单位外的饭店陆续关门,我们的晚饭只能自己解决。一碗泡面、两根香肠、几袋榨菜,大家乐乐呵呵围坐一团,像个大家庭一样,饭食虽然清苦,但这何尝不是苦中有乐呢?

上夜班时间久了,每一名编辑都会渐渐无缘晚饭后合家欢聚的时光;上夜班时间久了,每一名编辑都会渐渐习惯深居简出、晨昏颠倒的生活;上夜班时间久了,每一名编辑都会躺在床上还对那些刚刚核对过多次的文字纠结不安。夜班编辑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只有一字一句的琐碎和日复一日的辛苦。我们在万家灯火的时候忙碌,在整座城市入眠的时候回家,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四年的时间一晃而过,然而,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再让我重新抉择一次,我依然会选择去做报眉一角那一行小小的黑体字,我想,每一个做过夜班编辑的新闻人,应该都不会忘记那些披星戴月上下班的日子,不会后悔选择那些苦并快乐着的夜晚!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