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最炫“民族风”》创作记

2015-04-30 16:05: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综合新闻部  董 枭

    我第一次听说翼城花鼓是在去年128日,认识它也属偶然。那天下午,我和同事去翼城采访,碰巧通讯组在开写作分工会,具体任务分配完后,我们几个人在一块儿讨论,争取再挖掘一个可写的东西,我提出了水利工程、信息化教育等方面思路,他们都说最近刚写过,想了想我问文化方面有啥可挖掘的,正是这句话让我接触到了翼城花鼓,写出了《舞出最炫“民族风”》这篇通讯。

     翼城县是文化大县,有关翼城花鼓的文献资料以及近几年县上鼓励发展花鼓产业的措施比较多,我查看了近十几年翼城花鼓参加了哪些活动,取得了哪些成就,又从通讯员那里了解了一部分材料,头脑中有了写作思路。我决定从翼城花鼓的渊源以及表演形式入手,首先让读者对它有一个直观认识。《翼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边关于翼城花鼓的历史、发展历程、表演形式、现状等方面都有涉及,文章的开头我引用了书里的一些材料。翼城县通过哪些优惠办法将这一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来作为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写了花鼓队队员日常训练中的一些感人事例,有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铺垫,自然而然引出翼城花鼓获得的荣誉以及社会影响力。

    我手头上的材料都是一些面上的东西,要把这篇文章写活就得挖掘一些鲜活的事例。我和通讯员李瑞到翼城县文化馆,副馆长邹亚莉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详细介绍了翼城花鼓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以及花鼓队的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刚好那天,花鼓队队员正冒着严寒在翼城县影剧院内为准备县“春晚”紧张地排练,也让我有幸一睹翼城花鼓的风采。

     稿件要接地气、冒热气、扬正气,就需要我们经常深入基层挖掘一些新鲜的东西,即便是自己事先不知道写哪方面的内容,只要多跑、多问、多听、多想,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那天在翼城县文化馆采访完开车往回走,边走边构思这篇文章,心里琢磨着文章的“身子”有了,如何按一个合适的“头颅”,想了半天想不到一个好题目,刚好车里放着凤凰传奇唱的《最炫民族风》,我茅塞顿开,文章的题目有了!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