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关键词决定记者能走多远(下)

2010-09-02 16:34:00 来源:

 

关键词六:敏锐  

普利策有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著名女记者郭梅尼也曾说过:要当好一个记者,首先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要抓住这个时代最新的东西,要反映最能代表时代精神的人物。     

无论是观测风云,还是时代慧眼,所指的都是记者特有的敏锐。而是否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是一名记者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举世轰动,是因为他从黄土高原上那支披满了硝烟和尘土的红色队伍中,敏锐发现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星星之火,进而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使命、求索、奋斗,真实地展现在了世界面前。

在今天这个信息极度快捷也极度泛滥的时代,记者的新闻敏感已不仅仅表现在发现独家的能力上,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透过纷繁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记者的敏锐=发现力+穿透力。   关键词七:求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新闻传播的力量所在。

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坚守,必须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魄,必须有吹尽黄沙始到金的韧性。

在频频出现被就业”“被买房”“被医疗新闻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依靠求实的态度去伪存真,从而接近事实的真相,传递真实的信息。正如一位报界前人所说:关心公共利益的报界是能够维护公共美德的,训练有素的报业人员有权利、也有勇气做到这一点。

归零,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名词。零缺陷、零故障一丝不苟、分秒不差正是靠着这样的精神,中国的航天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归零,也是优秀记者应当而且必须具有的职业意识。

关键词八:创新

记者是创造性的职业,创新是媒体实践的灵魂。

记者这一职业之所以对优秀青年有着持久的吸引力,在于它所具有的求新、求变、求开拓的创新活力。优秀的记者从来不嚼别人嚼过的馍,他们向受众提供的,是像活鱼一样充满生命力的新闻。他们的新闻,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超越新闻事实的启迪、鼓舞和力量。

创新无止境。正是因为有着创新的追求,才有了新闻界的一次次变革,而新闻界的每一次变革,又不同程度地推进了社会的变革。

记者的创造力之无穷,是由公众信息需求不断变化的内容、口味和形式所决定的。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只要始终保持着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不论业内竞争如何严峻,不论跟风”“模仿如何盛行,也不论传播者的门槛如何降低,优秀的记者和媒体总能以其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占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新闻高地。

关键词九:超前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对于求新求变的记者职业,超前的思维和超前的行动永远是职业之树常青的保证。

从平面媒体到视听媒体,从网络媒体到移动媒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引领人类进入新的传播时代。与之相适应,新闻从业者的信息采集、制作和传播理念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改变。

科技的发展,降低了信息传播者的门槛,却提高了对职业新闻人的素质要求。今天,一个称职的记者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信息采集、编辑、传播方式的使用技巧,既懂文字、图片采集,又懂音视频制作。

面对这个被称为全媒体记者的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

关键词十:博学

范长江说过:记者做到最后,一定要博。在博学的基础上,然后再专攻一两个方面。此乃真知灼见。

一些记者在面对职业发展瓶颈时,往往偏重采写技巧的提高,而较少反思自身的知识积累是否适应新的变化、符合新的需要。

与采写技巧相比,记者知识结构的广,更能决定一个记者最终能走多远。

记者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一个优秀的记者一刻也不能松懈对于知识的追求。

……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正义、勇敢、亲民、公正、律己、敏锐、求实、创新、超前、博学。无论时代如何变幻,这都是决定记者成功的关键。而能否秉承这些词汇之所指,也就成了检验一名记者是否优秀的试金石。

贾永

(作者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