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四个环节促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

2015-11-18 09:26: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大宁县以实施山西省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综合管理示范项目为机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按照“巩固面积、提升质量、发挥效益”的思路,从涂白、施肥、嫁接、修剪四个环节入手,积极开展优质高效示范园建设,促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
    在具体工作中,该县一是在主攻品种的选用上下工夫。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把现有的品种进行了反复对比,最终选定了清香核桃这一最适合大宁实际的品种作为核桃产业的主攻品种。该品种生长态势良好,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出众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同时,果实外形美观,果壳薄厚适中,缝合线紧密,仁色浅黄,果仁饱满,口感极佳。
    二是在嫁接方法的选用上下工夫。该县通过实验对比,选用了简单易学、成活率高、容易管理的方块芽接法。据大宁本地的技术员介绍,这种方法一年长骨架,二年扩树冠,三年可挂果,四年达丰产。他们在嫁接前做到“三要”,即:剪砧要低、除萌要勤、摘心要早。嫁接后做到了“三防”,即:防虫害、防风折、防徒长。在嫁接过程中,他们还为方块芽接总结了“选、平、快、准、紧”五字口诀,即选饱满叶芽,切平面方块,动作要快速,芽块要对准,绑的要紧牢。
    三是技术队伍的建设上下工夫。
    在技术队伍的建设上,该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带领果农多次前往汾阳、隰县、交口、蒲县等地参观学习,多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干果经济林技术培训。目前,该县组建了一支65人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这支队伍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收,为全县核桃经济林发展起到技术保障作用。
    四是在综合管理的质量上下工夫。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群众较少的实际,该县组建专业队伍,严格按照涂白要高、施肥要深、定杆要低、落头要稳、回缩要适、提杆要狠、疏枝要活的七个要领统一涂白、统一施肥、统一修剪、统一嫁接,提高了综合管理的水平。
    截至目前,该县共实施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4000亩,涉及昕水镇史家坪村,三多乡阿龙村、南堡村、刘家庄村、乌啼村、下则头村6个村委。
    通过实施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核桃亩均增产66.5公斤,亩均产值由原来的2500元增加到5000元以上,为实现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贺春玉 百立家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