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第一中学:名师荟萃 学子知识海洋里拥抱未来

2015-12-31 10:17: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这里是播种希望的沃土,辛勤的园丁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幼苗,用智慧启迪学子成人成才。

    这里是人才的摇篮,莘莘学子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吸收着成长的养分,用自信和勇气拥抱美好未来。

    这里是名师荟萃的校园,一个个教学精英诲人不倦,播撒阳光雨露。学校呈现出学风浓厚、和谐有序的动人画面。

    她,就是被人们誉为“大宁县教育窗口”的大宁县第一中学。

    近年来,该校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的办学思路,以“树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办人民满意学校”为总目标,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人才兴教培育名师筑根基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发挥人才在兴学强校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队伍考核体系,研究制定了“培、诺、考、奖”师德师风建设四字要诀,实行师德师风培训、教师公开承诺、家校评教、奖励先进等激励措施,实行师德规范一票否决制,杜绝了乱收费、乱推销教辅资料、从事有偿家教等违背师德的行为。

    在教师业务培训工作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全校共有20余名优秀教师同“国培计划——送培下乡”讲师团进行交流学习;教师与翼城支教老师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交流学习;清华大学7人支教队来校传经送宝;学校还选送20余名骨干教师赴太原、隰县参加学科研讨会。通过培训,拓宽了教师眼界,丰富了教师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

    规范管理 “五个优化”促教学

    优质办学水平,来自于优质的教学管理。校领导班子不断加大教学管理,大胆实施了“五个优化”措施:优化备课环节,教研组加大集体备课力度,激励教师深度思考,将集体备课时间、人员、内容落到了实处;优化上课环节,课堂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作业设计与批改,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作业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优化检测与辅导环    节,练习、检测、学期考试等,从试题质量上把关,充分利用好试题,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辅导;优化薄弱学科、薄弱环节教学,注重初一、高一起始年级优生薄弱学科的辅导,通过课堂重点抽问、课后个别辅导、作业面批等方式,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确保优生各科均衡发展,差生也能迎头赶上。

    质量为重 “五个坚持”兴教研

    教学质量是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该校恪守育人为本、质量为重的原则,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把教研活动作为发展之道,开展了多项教研工作。一是坚持“每日一课”的抽课和推门听课相结合的制度,使教学检查走进课堂。二是坚持听评课制度,积极开展有效教研。教研组长、学校中层及以上行政人员,每学期听课40节以上;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50节以上。三是坚持推行每月一篇读书笔记、一篇课题研究、一篇评课稿、一篇教学随笔或反思、一堂公开课的教研日常工作措施。四是坚持在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撰写教研论文,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五是坚持在全校推广新课堂教学模式,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开展“五步三导”教学模式培训学习活动,对新模式运用出色的教师进行表扬,并组织老师们观摩交流,使课堂改革成果广泛应用到教学实际中。

    多措并举 创优环境聚人心

    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良好的育人环境凝聚人心,以学校的发展愿景鼓舞人心,以人格魅力赢得人心,以人文关怀温暖人心,为师生创造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条件。

    为改善办学条件,他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装配了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理化生数字化探究室、理化生实验室、书法美术音乐教室,添置更新了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图书室图书和体育器材。全校在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各种器材、各类教室全部达到相应等级配备标准。

    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齐全,课堂网络、多媒体使用率全部达标。学生计算机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配备齐全。学校使用了清华大学免费提供的“爱学堂”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出“三通两平台”服务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为创建“绿色学校”,坚持“绿色思想培养人,绿色观念教育人,绿色校园熏陶人”的理念,制定环境教育专项计划和责任清单,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坚持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推动环境教育进书本、进课堂。开展环境卫士等活动,在校园内栽植了塔松、银杏等珍贵树种,并将餐厅、办公等场所设施设备全部更换成绿色节能产品。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学校师生践行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爱绿护绿行为随处可见。目前校园达到了美化、净化、绿化“三化”标准,共同创设了一个整洁、优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学校因此荣获临汾市“十佳绿色学校”荣誉称号。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全校师生将秉承真诚、合作、创业、进取的校训,遵循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的教学管理理念,使学校在不断进步中形成更加精细化、制度化、民主化的办学模式,在山区教育这篇沃土中勤奋耕耘,收获更加丰硕的成果。(侯耀强 冯凌霄文/图)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